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系统第三个观测平台:海底观测的视野和视角

地球系统第三个观测平台:海底观测的视野和视角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世纪从地球向外看太阳系,带来哥白尼革命;20世纪从太空向内看地球,带来的科学进步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2]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浩瀚的大洋。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么21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

地球系统第三个观测平台:海底观测的视野和视角

海底观测平台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监测视域,这就从根本上改变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了海洋科学新阶段。

回顾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 700多米,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亮和火星表面。而地球深处“地幔”中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出许多倍。[1]

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世纪: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又一次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联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与17世纪发明“显微镜”相反,这次用的遥测遥感技术是一种“显宏镜”(macroscope),通过观测对象的缩小方才看到了地球整体。17世纪从地球向外看太阳系,带来哥白尼革命;20世纪从太空向内看地球,带来的科学进步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2](www.xing528.com)

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浩瀚的大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的,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例如,直到20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20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现在要问: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21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么21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