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实务成果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实务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业态管理,应当根据区域经济规划、载体的历史状况等制订相应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配备,同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配套要求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管理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人才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环境的要求,与一般企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管理,除了一般企业的管理内容外,还有着本身的特点和管理内容,主要有业态管理、平台管理、人才管理等。

(一)业态管理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经验证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业态的形成、管理,是集聚区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

为规范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业态,上海市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曾就集聚区业态颁布了认定条件和程序,对于符合产业业态条件的集聚区授牌。

北京市政府颁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条件是以下七个条件:一要有科学的规划,二要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定位,三要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四要有先进的产业形态,五要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六要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七要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08年也出台《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做出十八条规定。其中,对产业业态明确规定为:“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定位,产业门类符合《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并且已经有若干个主导产业门类。主导产业门类的企业应占园区全部企业总数的70%以上。”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业态管理,应当根据区域经济规划、载体的历史状况等制订相应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配备,同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配套要求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设施建设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场所的提供、设备的完善以及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和聚集等。软件设施包括对本地区历史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传统的传承等。硬件设施建设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的但非决定性的因素,因为 “创意集群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文化的集聚可能需要一些酒吧、画廊之类的基础设施以吸引消费者包括旅游者,但作为一个创意集群,创意工作者并不被限定在特定的空间里。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必须能够对许多新的东西不断公开,比如对于网络的合作互动、体验经济模式等,把各种新的思想、企业新的运作方式带进来,好莱坞、硅谷就是这种模式。国外集聚区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们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软件系统,形成了一整套卓越的管理文化。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中心以及洪福研究所的欧文认为:美国高科技园区(硅谷)成功的要素主要有如下几点:比较完备和有利的游戏规则,制度创新,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一种气氛,开放的经营环境,与研究型的高校密切结合,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这些成功要素绝大多数属于软件要素,它们对于我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www.xing528.com)

应当承认,产业集聚区内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往往比较容易完成,例如房屋、道路、电力、供水、绿化、电子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而软件建设则主要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非物质的理念与制度系统,包括集聚区创立的基本理念、价值观以及经营方向、经营文化、经营道德、经营作风、经营模式等。它们是集聚区成功运作的灵魂所在,是集聚区赖以生存的原动力。

(二)公共平台服务功能及其管理

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创意要形成产业,不仅需要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创意策划人,还要搭建各种服务平台,特别要引进和搭建各类金融、投资、会计、法律、技术贸易、商业等中介机构,形成技术支持和商业基础,促进集聚区内创意制作的产业化,使文化创意产品走向市场。至2012年年底,上海政府已经授牌86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未授牌的将近200个集聚区。各集聚区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研发服务等方面,为集聚区内入驻企业带来了便捷,减少了成本支出,促进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如上海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吾灵网、上海名士街现代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天地软件园动漫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设计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入驻集聚区的企业需要的平台包括人才资源平台、融资平台、展示平台、知识产权维护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等。集聚区管理者必须提升和开发平台服务功能,在创新平台服务机制上进行科学管理,使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创意人才管理

人才管理也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人才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管理公司内部对文化创意人才招聘、选拔和培训的管理,另一方面是通过搭建集聚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以满足入驻企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