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空间现象,由于这种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使得自马歇尔开创了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先河之后,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国际贸易等多学科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起源
马歇尔(Marshall)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经济学大师,其主要观点集中体现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上卷)第十章“工业组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之中。
马歇尔所描述的集聚区的特征是:区域内生产的产品类似,拥有共同的生产技巧和知识。这种集聚被后来人称为“马歇尔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基本形式。马歇尔从外部经济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后续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都受到马歇尔研究方法的启发。
(二)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是研究产业集聚的重要分支。对区位问题进行最早研究的是经济地理学家杜能(Thunen)。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第一次从区位研究的角度提出农业生产布局是由级差地租决定的,而与自然条件等因素无关的观点。杜能的研究实际上揭示了影响农业生产集聚的主要因素之一—地租。从严格意义上讲,他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普遍含义的产业集聚问题。
阿尔弗雷德·韦伯(Webber. A)是德国经济学家、近代区位论大师、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他在其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用抽象和演绎的方法,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构建了解释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在区位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韦伯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揭示了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本动力在于经济利益、成本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工业的吸引力。直到今天,这一原理对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仍有重要价值;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的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运输、劳动力和集聚等几个重要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原料指数、等运费线、临界等运费线等。
然而,韦伯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未考虑需求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三是仅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缺乏对区位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四是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率的假定存在着矛盾和非现实性。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E.M.胡佛(E.M.Hoover)在其1948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一书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他认为,对任何一种产业而言,规模经济都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由单个区位单位的规模决定的经济;二是由单个公司的规模决定的经济;三是由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则因集聚规模太小而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反而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下降。
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是区位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一书,是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勒施系统地总结了以往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自己的观点:第一,把区位的集聚分为点状集聚和平面集聚,点状集聚包括同类产品生产区域的集聚和不同类产品生产区域的集聚。第二,分析了同类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其中有大量生产和联合生产能使利益增加、集聚容易促使市场规模扩大、外部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以及重要的供应源因素。第三,分析了不同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包括与企业数目有关的利益,便利的铁路运输、廉价的水电、劳动力市场以及街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等。
比较以上区域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韦伯着重于从成本的角度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胡佛与勒施则着重于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同类产业的集聚。此外,勒施还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不同企业的集聚问题进行了解释。这些思想在后来的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总体上讲,区域经济学还没有对产业集聚问题建立起完整的理论分析模型,这一工作直到克鲁格曼那里才得到了补充。(www.xing528.com)
(三)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因此,研究产业集聚问题自然成为经济地理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有关产业集聚问题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新产业区理论。
增长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他在1950年提出了“经济空间”的概念,并将“经济空间”界定为“各种不同经济关系的集合,是抽象关系的构成体”。在帕鲁看来,经济空间可以分成三类:即工厂占有由计划所定义的空间;工厂占有作为力场的空间;工厂占有同质集聚体的空间。增长极的概念出现于第二类空间中。所谓“增长极”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增长极理论运用“增长极”的概念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即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前苏联学者在总结苏联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科洛索夫斯基、普洛波斯特、涅克拉索夫、彭德曼等学者以及苏联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提出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其中科洛索夫斯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给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相互制约的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结构表明它是一种产业集聚,集聚的核心是专门化企业,围绕着核心产业有关联类企业、依附类企业以及所有企业共同享用的基础设施。因此可以说,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集聚体。
新产业区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巴格那斯科(Bagnasco)通过对意大利东北部(第三意大利)地区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新产业区”的概念,并将“新产业区”界定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为政府通过政策干预,促进产业集聚提供了理论支持;新产业区理论则涉及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产业文化、社会资本等因素的作用,可以说是对传统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扩展和深化。但是,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
(四)波特的簇群理论与产业集聚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经济集聚现象,特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98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把企业群落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波特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菱形结构分析框架,认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企业战略、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和相关产业,这四点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水平。产业集聚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使“菱形结构”系统产生活力。产业集聚的作用包括:通过靠近专业的物质投入和信息、设施互补等提高生产率;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可以提高创新率和促进创新成功;降低新企业形成的障碍,营造提高生产率的环境等。
波特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是讨论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揭示了产业集聚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当存在产业集聚区域时,集聚因素成为首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从提高竞争力的这个根本要求来看,集聚区域的综合环境比交通、资源等区位因素更重要。因此,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以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