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有位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非常多,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每本书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令他十分苦恼,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力不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正之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于是便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不要贪多图快,哪怕只是一句也要重复多读,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要对书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草率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重点记忆,所以没有印象。”
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却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读完一段书,都会想想这段书的内容都讲了些什么,有哪几个重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靠着日积月累,陈正之最终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想一想
1 陈正之的苦恼是什么?
2 陈正之在向朱熹请教以后得到了什么启发?
3 相信你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陈正之的苦恼非常明显,那就是他读了很多书,到头来记住的东西却寥寥无几,知识也没有什么长进。在向朱熹请教以后,他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最终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www.xing528.com)
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你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匆匆而过,那么再好的书也会被浪费掉。相反,如果你能够深入钻研、细细咀嚼,用脑想、用心记,吸收其中的精华,就能真正学到知识,而不至于“消化不良”。
1.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就可以让读书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不是泛泛而读。另外,这样做也可以加深你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2.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记得随时做笔记,记录精彩的地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对于课外书,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去读。一
本好书往往还会使你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帮助你成为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人。
一句话心灵启发
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