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Volunteers) 也称为“义工”或“志工”,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共享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从广义上看,图书馆捐赠者、图书馆托管人、图书馆之友等为图书馆无偿做出贡献的人或组织皆可视为图书馆志愿者;狭义上看,只有服从图书馆管理,定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志愿者才可以被称为“图书馆志愿者”[11]。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高素质的师生志愿者的加入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资源、人力和经费压力,还可以给活动带来无限创意,提升活动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按角色可以分为引导者、协助者、宣传者、沟通者、支持者等角色,还可以在活动中作为组织者,拥有活动内容和方式自主权。
欧美国家图书馆界志愿者服务历史悠久,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而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入相对较晚,但由于志愿者素质高,其服务质量和规模有后来居上之势。志愿者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不仅是助手,有时甚至起着支撑作用。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等美国第一批成立的高校图书馆书籍的来源主要靠牧师、医生、律师及政府官员的捐赠,捐书行为在早期大学图书馆工作中屡见不鲜,这些人都可算是早期的图书馆志愿者,而捐赠的图书则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另外有研究显示,从时间上估算,美国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上升及成功期与图书馆志愿者成熟期相对应,也从层面显示志愿者在图书馆各项事业中的显著意义[12]。英国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就有志愿者充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历史,2001年英国图书馆协会更是制定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指南》,用于指导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工作。加拿大由各行各业热爱阅读并关注阅读现状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发起了“国家阅读运动”,将国家打造成一个阅读者的天堂。德国阅读促进基金会开展的阅读俱乐部通过招募和培训15万名志愿者在图书馆、幼教机构和学校中组织读书会[13]。(www.xing528.com)
我国港台地区的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协助馆内开展工作极为常见,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与管理机制都比较成熟。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发展较晚,2012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才首次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14]但随着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核心价值发挥的愈加充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注重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的引入工作机制。我国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起步较晚,但目前志愿者活动已经渗透至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和活动中,特别是在活动化的阅读推广工作中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多,志愿者已经被视为常规的“生产力”要素和“智愿者”。例如湘潭大学图书馆志愿者组成人员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志愿者不仅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服务周”“世界图书日”“新书推荐”等阅读推广活动,还为主持课题的教师开展信息推送服务,进行深层次的文献资源检索、读者咨询、引导等工作[15]。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常态化机制,并争取学校资助中心等部门的支持,提高志愿者服务团队素质,完善招聘选拔、培训管理、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志愿者不仅是图书馆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好帮手,更是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图书馆与志愿者团队合作周期性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找书比赛、送教送书下乡、图书馆进社区进宿舍进食堂等活动,深受读者和社会大众的好评[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