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微书评数据库
建立科学合理而又内容丰富的微书评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书评促进阅读的基础。首先,可以通过鼓励馆员、教师、学生读者撰写微书评;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微书评;收集整理馆内现有、网络在线和其他图书馆的微书评;购置或协商取得作者和出版商的微书评使用权等途径,丰富图书馆微书评数据库。其次,按照一定规范分门别类整理微书评,并将其录入相关数据库,建立完善能有效满足各类读者需求的各具特色的微书评数据库。最后,开发用户检索、浏览、下载和上传系统,不仅使用户可自行获取相关书籍的微书评,还可以使用户上传共享自己的微书评。
(二)搭建微书评交流平台
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开设微书评博客,介绍每种书的出版信息,并附上微书评,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在图书馆网站开辟读者微书评交流中心,并融合多种媒体,利用微博、微信、个人图书馆APP、图书馆信息平台等,将中心打造成移动阅读交流中心,鼓励读者参与微书评创作与交流,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馆员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阅读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提升读者的阅读鉴赏能力。链接微书评交流中心和微书评数据库,实现既能在网上查阅微书评,又能发表微书评的双向交流机制和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机制。平台交流主题既要体现理想气质和批判精神,又要包括人物传记、推理小说、旅行美食等读者喜闻乐见的主题内容;既要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充分发挥微书评审美的功能,引导读者阅读积极向上的书刊,辩证地汲取书刊的内容。
(三)举办微书评大赛(www.xing528.com)
2010年10月18日——12月18日,榕树下文学在路上暨“首届微书评大赛”成功举办。2011年8月4日“书香羊城——微博书评大赛”活动开始启动,通过大洋网、网易、新浪、腾讯、139说客等微博平台开设了专题页面,至2011年10月14日共获得超过900多万人次点击浏览量,收集到微书评作品超过12万余件。通过大赛,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微书评,成为读者们的淘书指南。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上述成功活动案例经验,根据馆藏定期举办微书评大赛,激发读者读书、评书的热情,重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从而推动阅读。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开发专门书评系统,搭建微书评创作积分激励体制,鼓励读者对图书评论,引导读者“以书交友”,分享阅读心得和乐趣,营造阅读氛围,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书评中心”系统。
(四)建立微书评服务共享机制
建立微书评服务的共享机制,是改善高校图书馆微书评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微书评工作总体水平。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微书评资源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分工协作。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出版社、书店、行业协会和相关网站之间的合作交流,逐步打造一个互惠互利的微书评有机整体,增加图书馆微书评的虚拟馆藏,使高校读者自由阅读各类微书评资源,有效满足各类读者对微书评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