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国外出台的儿科营养筛查工具如STRONGkids、PYMS和STAMP均是基于ESPEN提出的营养筛查工具的原则开发构建的,即反映实际的营养状况(身高和体重)、体重的变化情况、疾病状况对营养状况的影响、饮食摄入情况。有些营养筛查工具则是从成人营养筛查工具改良而来的,如SGNA。由于不同的筛查工具设计有不同的筛查目的和适用范围,如何选择合适的营养筛查工具仍然困扰临床工作者。
就儿科筛查工具的筛查目标而言,除了SGNA和PNRS工具外,其余均在入院时即可完成。所有的筛查工具均以识别是否需要营养干预为目的,其中PeDiSMART、PYMS、STAMP和SGNA工具还具备营养评估的功能,可评估儿童住院时的营养状况,而STRONGkids和PNST不具备,因为这两项工具均不包含体格测量,仅通过筛查者的主观经验判断患儿是否有营养不良。PeDiSMART、PYMS、STRONGkids和PNRS工具一样,可预测无营养干预下的临床结局。
目前认为,评价一项筛查工具的临床有效性(usefulness)应具备4项基本原则:实用性(practicality)、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一致性(concurrent)和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决定筛查工具效度的好坏,重要的是要考虑灵敏度(sensitivity)和特异度(specificity),以便能对筛查结果准确的分类。灵敏度反映筛查工具正确识别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概率,即真阳性率。特异度反映筛查工具正确识别未发生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概率,即真阴性率。关于金标准的选择仍有争议。
论筛查工具的便捷性,STRONGkids由于不包括体格测量,所以相对花费的时间较少,平均为3~5 min,仅0.4%患儿花费时间超过5 min,被认为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而STAMP需10~15 min左右完成。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身高和体重本身是临床常规监测的指标,不会过多增加临床工作者的负担,因此建议将体格测量纳入营养筛查评分中。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个概念,几乎所有的儿科营养筛查工具只考虑了营养不足的问题。PNST工具虽包含营养过剩的筛查,然而其准确性似乎不令人满意。考虑到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较以往明显增高,全面的儿科营养筛查工具应包含这方面的筛查。
由于合适的营养干预能影响临床结局,如住院天数或并发症的发生等,因此入院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可能是一项营养筛查工具最有价值的部分,即预测效度高,将证明早期营养干预具有成本-效益比。评价一种筛查工具的临床预测有效性,需观察经该工具筛查阳性的患者接受治疗后,能否改善临床结局。NRS 2002是唯一以发现医院内哪些患者可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结局为目标的筛查工具。目前还没有一项儿科营养筛查工具完成预测效度的检验,即通过营养支持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临床结局是否会产生影响。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营养不足或有营养不足风险的住院患儿均能从营养支持中获益。某些患儿因疾病本身对病程产生巨大影响,营养支持带来的益处可能并不明显。仅基于观察性研究所获得的工具,其筛查阳性结果不足以反映对不良结局的预测。因此,国际上至今仍没有对儿科营养筛查工具的推荐达成共识。(www.xing528.com)
表20-1 营养筛查工具评价
(续表)
注:WFH表示身高别体重,HFA表示年龄别身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