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文言文教学真实回归

让文言文教学真实回归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主问题来贯穿文言文课堂教学能简明、有效地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层层引向深入。主问题的设计基于教师对教材独特性的把握,只有抓住了“这一篇”中的“这一点”,才有可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消除倦怠,展开有意义的学习。

让文言文教学真实回归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也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问题的步步引领下,以文意带动字义的理解。同时,文言语词的理解与掌握,又能进一步促进文章内容的品读与感悟。这样,文言语词的理解巩固就不再是枯燥的古汉语训练,而是在上下关联的语言环境中鲜活灵动起来了,这也符合学生认知与记忆的规律。因此,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打通“言”和“文”固有藩篱的金钥匙,能让学生把文言文当成更完整的生命体来学习、鉴赏和感悟。

“主问题是指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呈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用主问题来贯穿文言文课堂教学能简明、有效地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层层引向深入。在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师要适时“嵌入”文言字句含义的呈现环节,真正引导学生将“言”的积累与“文”的品读融合起来,做到“文中有言”“言文统一”,从而获取更多的文化实质。

我在教《过秦论》时,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古人对此文的一个评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让学生重点探讨“气盛”的原因。这样,像“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的句式问题,像“振”“御”“吞”“亡”“履”“制”“执”“笞”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乃至叙述史料过程中的铺叙手法(比如具体点出超过20个人物的名字)的作用等都引起了学生的关注。这样言融于文,文得益于言的处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不关注每一言,又对这样的文倍加欣赏。(www.xing528.com)

主问题的设计基于教师对教材独特性的把握,只有抓住了“这一篇”中的“这一点”,才有可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消除倦怠,展开有意义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