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类比物”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积累与眼光,选择最有比较价值的文本,与核心文本(教材)进行拓展、迁移、比较。尽管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但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盲目拓展、喧宾夺主、牵强附会等现象时有发生,本来想为学生补充“营养”的拓展材料,反而对教材的学习形成了冲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反而“营养不良”了。在此,笔者愿以不成熟的思考,提出“连类比物”的几条策略:
(一)要充分关注核心文本(教材)的个性。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几乎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目,在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本个性,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到相关文章作为“参照物”,引导学生感受核心文本的个性。
例如,在《鸿门宴》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了司马迁写《史记》时首创的“纪传体”的特点,抓住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追求,把《鸿门宴》“史学性”与“文学性”俱佳兼美的文本个性作为教学目标。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把班固在《汉书》中的有关内容作为外围文本,比较两者在记录“鸿门宴”事件上的差异。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者在宴会上位次的描写、人物的具体活动表现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异的背后,涉及文化背景、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细节等教学关键内容,经过一番分析比较,学生很自然地由“言”入“文”,领会到《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更具有画面感,在塑造历史人物方面更细腻传神,符合当时的场景氛围,也就是《史记》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还有独到的文学渲染,由此感悟到司马迁的史学追求。整堂课借助外围文本(《汉书》节选),突显了核心文本(《史记·鸿门宴》)的“纪传体”个性。
(二)要抓准比较的维度。这是教师在选择外围材料时要充分考虑的地方,只有教师心中明确选择的理由,并在教学中抓准比较的维度,这样的连类比物才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任性随意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比较维度有:
1.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比较
《左忠毅公逸事》是教材中的重要篇目,作者方苞选择了左忠毅公爱惜、赏识史可法和狱中怒斥前来探望的史可法两件逸事,突出了他“忠”与“毅”的品质。文章选材典型,刻画人物生动感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清史稿·左忠毅事略》中的文字。通过比较,同学们发现《清史稿·左忠毅事略》中写左公“解衣覆生”的情节是发生在左公家中,缺少了左公“微服私访”的情节;史可法在童子试中获得左公赏识的原因是“他日名位,当在吾上”,与方文“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在境界上高下分明;“狱中探望”一段,左公语气温和地劝导史可法离开,与方文中“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吾今即扑杀汝!’”这样似乎不近人情的怒斥截然不同。哪一种表达更能塑造人物形象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能感受到,方苞的选材更能表现左公为国选才、刚毅不屈的精神。在选材的典型性与语言的生动性方面,方苞的文字更胜一筹。
比较之中可见作品高下,比较之中更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质疑能力,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2.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
将前后《赤壁赋》进行比较教学,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因为两文确实有太多的可比之处。同一作者,同一地点,同一文体,同处被贬黄州的人生低谷期,仅仅是时间上前后差了三个多月,但其实两篇文章却有很大的不同。虽说都为赋体,前者主客问答的形式更合常规,后者却类似游记而突破常规;前者重在抒发哲理,结尾令人回味,后者却以描写记叙为主,结尾的道士梦影让人颇感茫然迷惑;前者充满重回人间的乐观豁达,后者弥漫道家遗世独立的孤独情怀。(www.xing528.com)
现行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只选了《前赤壁赋》,这是很大的缺憾。正如清人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教学中若将两篇文章互相对照,才可见苏轼作品的摇曳多姿,苏轼才情的丰富绝伦。这样两篇对照学习,对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文化积累也是大有裨益的。
3.同一文章的不同版本比较
有的文章进入教材时,会经过一定的删改而呈现不同的版本差异,这种差异往往给教学带来很好的契机。
以《项脊轩志》为例,教材中少了归有光原文中的一段议论,如此一来,《项脊轩志》的主题更多的是在怀念祖母、母亲、妻子,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果将删去的一段议论恢复原位,文章的主旨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在这段直抒胸臆的文字中议论道:“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表达了自己要有所作为的人生志向。由此,文章不仅仅是表达思念亲人之情,更有重振家业之志。我们曾经让学生讨论,课后补充的文段该不该删去?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加进去文章的主旨更丰厚而耐人寻味,更能表现中国文人读书振兴家业的责任感,同时也使文中家道中落的有关描写和对亲人的思念、愧疚之情有了依托。学生在不同版本的对照中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对编者删改文章的做法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辨能力。
(三)要着眼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仅仅从字面去发现文本的差异,并没有太大的挑战性,初中生也能完成这一任务。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更强调通过比较语言的差异,由“言”的比较进入“文”的感悟,体现文言作品的文学价值,并由“文”的感悟上升到“理”的探究,促进理性思维的提升。
以《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为例,这两篇散文都是“非典型性”的游记,借了游记之“形”来阐说道理。从行文思路看,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览,文末则发表议论。但细细读来,两者的说理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中,我们重点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探究。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比较,需要对文章的结构思路、语言表达、说理逻辑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在全班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大家归结了两者的多处不同: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说,王文朴素平实而苏文生动感性;从文章思路上来看,王文渐入佳境而苏文一气呵成;从推理的逻辑来说,王文略显生硬而苏文水到渠成;从说理内容上来看,王文严谨周密而苏文简洁扼要……由此,同学进一步推想,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成分要多于文学家,风格庄重稳健,而苏轼是个极具才情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摇曳生姿。
这些精彩的评价显示学生的概括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如果在课堂上长期坚持这种高质量的比较分析,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将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