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王冰清
一般说来教学中古代散文具有四重教学价值:言、文、章、道。言,即古文字材料信息,包括古文字结构,古文字字义,古汉语语法现象,古文阅读的语感与技能;文,即文学信息,包括文采、文气、风格等;章,即文章学信息,包括各类文体的结构、格式、谋篇布局的技巧;道,即文章主旨方面的信息,包括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审美倾向、传统文化信息等。
虽说古代散文具有以上四重教学价值,但在教学实践中,偏向于“言”与“道”的教学比较多,从“文”“章”的角度来审视一篇古文的特点,并把它作为核心价值来设计教学目标的做法,在古文教学中还不够普遍。但实际上,教材所选古文除了语言可圈可点外,往往其选材、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也极具特点,是使其成为“这一篇”的重要原因,也可说是“这一篇”的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而且读懂了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更好地理解“文”“言”“道”。
作为唐代杰出散文作家的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是寓言和山水游记。他写的寓言,不拘一格,时创新意。《三戒》《蝜蝂传》明显是童话式的典型寓言;而《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人物传记,本质上也属于寓言。《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借传立说、因事明理,运用了对比、类比的方式,在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极具特点。下文以《种树郭橐驼传》为例谈谈如何从文章学的角度确定古代散文的教学内容。
《种树郭橐驼传》第1、第2段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这是写传记文章的应有之笔。第3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第4、第5段是正面揭示主旨。第3段可说是寓言性质的比喻,是理解第4、第5段内容的前提,也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那么如何准确地读懂第3段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他植者则不然”中的“然”与“苟有能反是者”中的“是”这两个代词,明确指代的具体内容,以此理解整个段落的内容,理清整个段落的结构。
“他植者则不然”中的“然”与“苟有能反是者”中的“是”,都可解释为“这、这样”,指代的内容应从前文去找,并且是与他植者“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形成对比的内容,学生从前文很容易就能找到,“然”指的是“不害其长”,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郭橐驼种树之道,具体就是指舒其本、平其培、用其故土、密其筑,“其莳也若子”。“苟有能反是者”中的“是”,指的是“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整句话指的是有的他植者能够做到“其莳也若子”,但又“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换句话说就是做不到“其置也若弃”,并且可以明显看出柳宗元在论述他植者种树之道时更偏重于“其置也若弃”。通过抓住“然”“是”这两个关键字,学生马上梳理出郭橐驼与他植者两种种树之道所形成的对比关系,也读懂了段落内部的结构。
郭橐驼 他植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矣
舒其本、平其培、用其故土、密其筑 根拳而土易
其莳也若子 若不过焉则不及
其置也若弃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
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读第4段,可以抓住问者的提问来理解整个段落的内容以及理清整个段落的结构。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子之道”在第3段中已有明确阐述,关键是官理,做官治民之道指什么呢?郭橐驼列举了乡里“长人者”的做官治民之道:“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与上文他植者的做法是何其相似,读到这儿学生自然明白为什么柳宗元在论述他植者种树之道时更欣赏郭橐驼的“其置也若弃”,因为他植者这种表面上看来是“爱”“忧”的做法,实质上违背了种树、治民的本质规律,实质是“害”“仇”,带来的后果是民“病且怠”,治民反而扰民。而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这期间运用了类比说理。(www.xing528.com)
他植者 长人者
木之性日以离矣 病且怠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第3段中作为郭橐驼对立面的“他植者”,在现实社会里恰恰是作为正面人物出现的“官吏”,他们比残酷的剥削者和暴虐的压迫者看似略胜一筹,而其扰民害民的程度却并不低于贪官暴吏,使人民“病且怠”的结果与那些扰民害民者的所作所为并无二致。可见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读懂了第3段的对比、第4段的类比,也就读懂了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旨。
文章最后柳宗元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在元气大伤后让百姓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于百年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写作目的,柳宗元为什么要采用类比这一表现手法呢?运用类比推理原因有二:其一是论述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其二是论述的内容是一般人认识不到的。柳宗元在此处运用类比说理是出于第二个原因。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捕蛇者说》同《种树郭橐驼传》作一比较。《捕蛇者说》写“悍吏”下乡,是扰民,“悍吏”的后台是官府,是唐王朝的皇帝,他们的剥削方式是向百姓征收苛酷的赋税。因此,“悍吏”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在文章中暴露得很尖锐,一般人也很容易看到这一社会现实。而《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通过郭橐驼讲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虽然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旗号,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照样会使民不聊生。暴政害民,人人皆知;而打着“恤民”“惠政”的旗号,同样也会扰民害民,这就不是一眼能洞穿的,因此柳宗元在文章的章法上用心思,花力气,用种树这一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类比,笔墨不多,却举重若轻,揭露了统治者治民之道的危害——以爱的名义扰民。
文章为什么要塑造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来进行类比呢?其“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故乡人号之驼”,而其听闻后曰:“甚善。名我固当。”欣然接受,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却有着高超的种树技艺,在这里我们发现柳宗元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书中描绘的人物有很多是畸形残疾,如支离疏;有些人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而郭橐驼集中了这两种人的特点,可见柳宗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同时《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欣然接受“橐驼”之名以及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民之天以致其性等都明显受到老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思想的影响。
综上所述,类比是《种树郭橐驼传》的说理方法、结构特点,是全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文章核心价值的体现。所以找出类比、明确类比点,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使用类比的原因,就能理解文章成为“这一篇”的独特价值、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个性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从文章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一些古文,发掘出这些文章里被忽视的另外一些教学价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类比推理、《醉翁亭记》“贯穿全文尤其是首末两段的顶真式结构艺术”、《游褒禅山记》里的铺垫与照应技巧、《陈情表》突出的对象(读者)意识等。郑桂华教授认为“如果抓住这些古文在文体、结构及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可以设计出很精彩的教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古文教学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的缺憾,值得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