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揭示矛盾,精心设计问题,是引领学生寻幽探微、领悟精妙的关键。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一书中曾有类似精彩的表述: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
《橘逾淮为枳》第2、3段,主要写楚国君臣对晏子的捉弄和嘲笑,以对话为主,用墨不多,学生粗粗浏览,定会“想当然地”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细细品读文本就会发现,这部分内容文字精练,但蕴含丰富,信息量大,字里行间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值得我们探究一番。于是,在教学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第2段群臣“献计”到第3段楚王“用计”之间有矛盾吗?请同学读一读这两段,放在一起比较比较,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他们快速阅读课文,相互交流研讨,很快就发现了诸多矛盾之处:
其一:第2段群臣积极献策,并帮助楚王设计台词,是两问两答,而第3段写故事现场,楚国君臣的台词发生了变化,改成一问一答。楚王刚问了一个问题:“缚者曷为者也?”臣子便将两个预先设计的答案都报出来了。
其二:第2段群臣“献计”时,楚王的台词是:“何为者也?”而第3段“用计”时,楚王却说“缚者曷为者也”,楚王特别强调一个“缚”字。
其三:第2段群臣密谋策划的是“过王而行”,而第3段变成“吏二缚一人诣王”。“过”是“经过”之意,而“诣”是“拜见”,直接将犯人送到楚王的面前……
然后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矛盾”之处呢?请大家联系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再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讨论更加热烈:
“文章笔法高超,寥寥数语,楚国君臣公然污蔑齐国的意图之明显、表演之拙劣、行为之可笑,昭然若揭,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www.xing528.com)
“与后文晏子的习辞之智之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凸显晏子句句千金、捍卫国家尊严的形象。”
“楚国君臣攻击性强,火药味也是非常浓的。但是也正是因为目的性太明确了,反而弄巧成拙地露出了马脚。”
……
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既揭示了文本中的矛盾之处,又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品味、探究的浓厚兴趣。围绕文本的矛盾之处,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比较对照,生生对话讨论,师生不断互动,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更重要的是,经过此番探究,学生在原来“一望而知”的地方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真正避免了“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孙绍振语)。
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文本的矛盾之处,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再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根据学生对主问题的回答进行有效的点拨,最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核,领悟“这一篇”文言文的精妙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