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教文言文,从文字本身入手可以解读出文化的要素,有助于我们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愚公移山》一文中,愚公在移山之前“聚室而谋”,征求家人对移山的意见,家人的表现是“杂然相许”。当愚公之妻提出疑问时,大家也是“杂曰”。教材对“杂然相许”的注释是“纷纷地表示赞成”,其中对“杂然”的注释是“纷纷地”,下文的“杂曰”也自然被解释为“纷纷说”。无论是愚公提出移山的计划,还是愚公之妻提出疑问,从两次“杂”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众人对移山之事的态度是统一的。如果从理解句意的角度看,课文下的注释已经完全能起到解释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的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把这两个句子忽略过去。但是,愚公在家人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下“聚室而谋”,提出了“移山”的大计划,家人就纷纷赞同,是否过于顺利了?从《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师: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我们知道当愚公提出要凭借“吾与汝”之力,移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山时,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对此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愚公要移的是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大山,要完成这个计划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如果说愚公年老糊涂,难道他的家人也不知道这样的任务是完不成的吗?他们纷纷表示赞同似乎是不可能的。
师:看来你是对下面的注释“纷纷地表示赞同”提出了疑义。难道是注释错了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对“纷纷地”是如何解释的。
生:(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www.xing528.com)
师:也就是说,家人是陆陆续续地表示同意愚公的移山计划,并不是异口同声表示同意,从同意的时间上看是有先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说文解字》上对“杂”是怎样注释的。……
《说文解字》对“杂”的注释是:五彩相会。从衣,集声。在“杂”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混合的意思。由此可见,家人不是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杂然相许”可理解为众人在发出不同的声音之后先后表达了赞同的意见,赞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众人是在多种意见交杂之下接二连三地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样的理解应该更符合当时众人面对愚公移山决定的复杂心态。同样,文后的“杂曰”也有此意。
一个“杂”字,如果只从注释上来理解是毫无障碍的,但是通过教师的说文解字,学生可以发现文中的“杂”其实是一处略笔,虽然只呈现了“谋”的结果,省略了“谋”的过程,但在对“杂”的解读中,我们能想象出当时“谋”的热烈。作者这样叙述既能把事件交代清楚,文字表达也没有赘述感,还能体现出愚公一家对待移山的团结一心。文言文教学中使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来理解文本,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学中的“复制”和“粘贴”,学生的学也可以跳出单纯记忆,来达到积累文言实词的目的。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了解一些文言词汇的来龙去脉,学生对文言文之“味”的学习可以更加入木三分,文字运用也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