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3日下午
授课班级: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八年级(5)班
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桃花源诗》,很可惜这首诗直到今天都没有出名,而这首诗前面的一篇“序言”——《桃花源记》千百年来却是脍炙人口,这篇《桃花源记》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首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末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我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五位同学依次读课文的五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了。
(五位学生依次读课文)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有没有发现他们读错的字呢?
生:第二位男同学在读“屋舍俨然”时,把“舍(shě)”读成了“舍(shè)”。
师:这个字到底读“舍(shě)”还是“舍(shè)”?
生:是读“舍(shè)”,因为念“舍(shè)”的时候解释为“房屋”。
师: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解释呢?
生:房屋排列得很整齐的样子。
师:所以这个地方应该读“舍(shè)”,请标注一下,第四声。还有吗?
(生没有反应)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预习工作做得相当好,有些容易读错的字都读对了,比如“遂与外人间隔”的“间(jiàn)”。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为(wèi)”,它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作介词,读第四声,我注意到同学读的是第二声wéi,读wéi的时候一般作动词。同学们在完成预习作业——疏通文意时有没有发现不会解释或者不理解的句子?
生:第4段中“处处志之”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一下?
生:“处处志之”意思是他“扶向路”的时候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记号。
师:“处处志之”中“志”的意思是——
生:做记号。
师:处处做了记号。明白了吗?
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意思我不是很理解。
师:谁来帮助她?
(生没有反应)
师:大家都觉得有困难,那你翻译时的难点在哪里?
生:不知道主语“此人”是指谁。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齐)渔人。
师:“此人”是指渔人。知道了主语,接下来我就考考大家,句子中的“具”怎么解释?
生:都。
师:在我们的印象中,“具”一般都解释为“都”,但是“具”在这儿的意思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所不同,解释为“详细地”。谁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这个渔人对于大家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详细地回答。
师:是对“大家所提的问题”一一详细地回答吗?“一一为具言所闻”是为谁?
生:为村民,为桃花源中人。
师:渔人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自己的“所闻”,“闻”是什么意思?
生:听。
师:“所闻”是指自己所听到的、听说过的。连起来,这个句子应该怎么翻译?
生:这个渔人向村民具体地、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桃花源外所听到的事。
师:这样解释非常精准!还有其他不理解的句子吗?
(生没有反应)
师:既然同学们在疏通文意上没有问题了,我就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完成老师出示的这道填空题,在填空题的空格内填写一个动词。(出示PPT:文章写了一个渔人从________桃花源,到探访桃花源,再到________桃花源,最后________桃花源却不得的故事。〔各填写一个动词〕)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师: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文中写了一个渔人从初入桃花源到探访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最后再入桃花源却不得的故事。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同意她填的第二个动词——“离开”桃花源。第一个空格应该是“发现”桃花源,第三个是“再寻”。
师:“再寻”,只是寻了但是没有入。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前两个空格,我跟前面的男生意见是一样的。最后一个我认为应该填“再探”。
师:“再探”和“再寻”,意思非常接近了。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已经基本统一了。文章写了渔人从发现桃花源,到探访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最后再寻桃花源却不得的故事,“再寻”应该比“再探”更合适。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知道,故事是以渔人的行踪作为线索来展开的。那么,这个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速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原文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师:到这个句子,是他发现了桃花林,那“桃花源”呢?你先坐下,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生:一直要画到“林尽水源……复行数十步”这一句,才是渔人发现了桃花源。
师:你找得很完整,这几个句子是在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的。文章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渔人当时的心情?
生:“异”。
师:哪一句话中的“异”?
生:“渔人甚异之”中的“异”。
师:“异”是什么意思?
生:对……感到奇怪,惊讶。
师:课文下面的注释⑥“异之”已经给出了解释。在这里,渔人是对什么感到奇怪、诧异?为什么会让他感到诧异?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
生:渔人对他看到的“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景象感到诧异。因为这片桃花林很大——“夹岸数百步”,而且这一大片桃花林“中无杂树”,没有其他的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说里面的花很美。
师:我们一句句来看,你说“夹岸数百步”是写桃花林很大,是怎么理解的?
生:溪流的两岸都是桃花林,而且要延续数百步。
师:也就是长达几百米,可见这片桃花林面积很大。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指——
生:地上长满了花,树上的花瓣掉下来了。
师:是地上长满了花吗?花草是怎样的?仔细读文中的句子再来回答。
生:花草鲜艳美丽,桃树落花纷纷。“鲜美”就是“鲜艳美丽”的意思。
师:这幅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的桃林景象在渔人眼中非常美。我们一起把“忽逢桃花林”到“落英缤纷”来读一下,感受桃花林的美。
(生读课文)
师:这片桃花林是渔人在无意之中发现的,从文中的“忽”字可以感受到。渔人划着他的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所以当他看到这片桃花林的时候,感到很诧异。其实,这里应该还有一个心理反应,跟下文联系起来,揣摩一下。
生:惊喜。
生:陶醉。
生:好奇。
师:的确,这里应该还有一种好奇,因为好奇,所以促使他继续往前走。这种诧异的心情、好奇的心情只有看到桃花林的时候才有吗?在他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从哪里看出他的这种心情?
生:第2段中写道,渔人在林尽水源处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里面有光透出来,然后渔人“舍船”,往山洞里面走。
师:“便舍船”中的“舍”应该作“舍(shě)”,意思是——
生:丢弃、舍弃。
师:“便舍船”的翻译就是:(他)就离开了他的船。为什么你们觉得这里也能体现他“好奇”的心情呢?
生:因为山上有一个小口,正常来讲山洞应该是黑漆漆的、没有光的,但它中间有光透出来,说明山洞是通的,那边也有——
师:渔人就会很好奇,这里怎么会有光。甚至他的好奇心、他的诧异促使他放弃了作为渔人用来维生的船,去探寻前头有什么。还有没有其他语句?
生:还有后面那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就是一开始进那个口子的时候,特别特别窄,渔人如果不是因为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索的话,可能会感到害怕,不会再去“复行数十步”了。
师:“才通人”中的“才”是副词,在这里解释为“仅仅”。小口只能通过一个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渔人还是继续往前探,走了多少步?“复行数十步”,“数十步”的意思是“几十步”,“数百步”的意思是“几百步”。接下来,我们一起把“缘溪行”到“豁然开朗”读一下,感受渔人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
师:“豁然开朗”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师:“豁然开朗”在这里的意思是“视野变得开阔了”。除了“开阔”,还有什么?
生:明亮。
师:其实理解这样的词我们可以结合文章上下文来看。同学们看一下,在前面渔人看到山有小口、从口入的时候,他发现是“初极狭”——非常的狭窄,而到此处,他复行数十步以后豁然开朗,我们可以从狭窄想到哪个词?
生:开阔。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是仿佛若有光,而眼前却一下子明亮了,所以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想到它的意思是“突然开阔敞亮了”。刚刚我们看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这一部分,那么渔人在探访桃花源的过程中看到的桃花源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让他感到诧异、好奇?我请一位同学朗读从“土地平旷”到第3段的“皆出酒食”,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感受到的桃花源是怎样的?
(一生朗读)
师: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他感觉这个桃花源是怎样的?或者说桃花源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你可以找到一些相应的句子来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思考1分钟左右)(www.xing528.com)
生:第3段有一句话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突然闯进了桃花源,但是住在里面的村民对这个陌生人还是很热情,还邀请他到家里去吃东西。
师:可见,桃花源中的人待人怎么样?
生:桃花源中人很热情,很好客。
师:除了刚刚找到的这个句子以外,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句子也体现了这一点,你发现了没有?
生:探访的最后一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你能不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其他的人都再把他请到家里去,都拿出酒食来请他吃。(师纠正)其他的人也都各自把他请到他们家去,都拿出酒、饭菜等食物来招待他。
师: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皆”,其实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字意思跟“皆”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
生:有,“并怡然自乐”的“并”,“咸来问讯”的“咸”,“具答之”的“具”。
师:你找到了好几处,很善于发现。其中“并”和“咸”找得对,但是“具答之”中的“具”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具”是同样的意思,应该解释为——
生:详细地。
师:前面同学提到了两句话,写出了桃花源中人非常地热情、好客,对于一个外乡的陌生人都能如此热情,可见桃花源里的民风非常淳朴。其他同学也来说一说,桃花源给渔人怎样的印象?或者说,桃花源有怎样的特点?
生:我找到第2段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两句话。我觉得第一句话中,“土地平旷”给渔人非常美的感觉,因为有良田、美池、桑竹。
师:最能给你美感的是哪个句子?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桃花源的土地非常平坦、开阔,房屋排列得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子、桑树、竹林之类的东西。
师:“之属”的“属”解释为——
生:类。
师:这个句子写出了桃花源景色的优美。你翻译的时候很注意词汇的运用,比如“良田”解释为“肥沃的土地”。“良”是“好”的意思,因为是“田”,所以“良”可解释为“肥沃”,用“肥沃”更适合对“田”这个词进行修饰。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你说的是“池子”,我觉得“池塘”比“池子”更恰当,你觉得呢?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来读一下。
(生齐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生: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话中,我觉得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挺亲密的,“阡陌交通”说明他们出行很方便,“鸡犬相闻”说明村落之间挨得很近。
师:你的这种理解非常好!村落之间挨得很近,村子和村子之间能和谐相处。“鸡犬相闻”能不能给我们另外一种感觉呢?
生:我从“鸡犬相闻”读出村庄生机勃勃、很有活力的感觉。
生:“鸡犬相闻”说明村庄不是死气沉沉的。
生:我觉得是个比较清静的地方。
师:清静的地方,你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
生:因为我觉得城市里都有比较嘈杂的声音,而那边只有鸡和狗的叫声,听不见别的声音。写的是声音,其实是说村庄里很清静。
师:说得很好!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生:侧面描写?
师:其实在我们学过的唐诗中也有这种写法,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的是山林里浣女的声音,其实是为了写出林子的幽静。六年级时学过的《山川之美》里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时候,猿和鸟的声音此起彼伏,其实这写出了山林里面非常幽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所以我很认可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
生:老师,我要补充一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也是这种写法。
师:对,这是我们学过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生:桃花源还有一个特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这里可以看出,村人是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妻子、孩子躲到这个地方,说明这个地方比较清静,没有别人打扰。
师:这句话是写出清静吗?这句话其实在交代什么?你把这句话来解释一下,好不好?
生:桃花源中人自己说,之前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混乱——
师:“先世”是“之前”的意思吗?
生:(齐)我们的祖先、先辈。
生:我们的祖先、先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动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里的人来到这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师:第一个字“率”解释为——
生:带领。
师:很好。因为不是带军队,不能解释为“率领”,可以解释为“带领”。“绝境”的意思是——
生:与世隔绝的地方。
师: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
生: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里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师: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生:写的是桃花源中人的来历——他们的祖先把他们带过来了。
师:后面还有——不复出焉。
生:再也不出去了。
师: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词语,一个是“妻子”,一个是“绝境”,“妻子”在古代汉语里面解释为“妻子和儿女”,而现代汉语里面只有“妻子”一个意思,这是古今异义。文章中还有好几处古今异义,除了这个词以外,还有哪些词?
生:这个句子中的“绝境”,在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般解释为“陷入了危险的境地”,“陷入了困境”。
生:这一段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也是古今异义词,注释中告诉我们是“不要说,更不必说”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中“不管”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提到了桃花源中人的来历是很特别的,他们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就再也不跟外面的人接触了。他们到底有多久没有跟外界的人接触了呢?
生:有四五百年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秦朝是公元前两百多年。
师:你历史学得很不错!文章中有没有交代?
生: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看出,因为渔人和他们说汉朝,他们是不知道的。他们从秦朝来了以后,一直与世隔绝。
师:隔绝到了什么时候?
生:晋朝。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晋朝?
生:“晋太元中”。
师:文章的第一句就告诉大家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晋太元中”。我看到有位同学在计算,秦朝是公元前两百多年,当时的晋朝太元中是公元三百多年,加起来快要六百年了,他们世世代代与世隔绝快要六百年了,可见他们的来历很特别。知道了桃花源中人的来历,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见到一个外乡人会“大惊”?当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时,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生:桃花源中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会永远很安宁,没想到被一个外人闯入,因此很意外;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得知几百年来外面世界的巨大变化时,又是感慨万分。“大惊”和“叹惋”的表现都是因为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很特别、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远。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感受到这个桃花源的确很特别,它有很多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
(生思考)
生:桃花源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因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物资非常丰富。
生:桃花源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因为后面说这个人出去以后再来找就迷路了。再去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也没找到,不久生病死了。后来再也没有人去找,也不知道桃花源在哪儿。
师:你说得很好,但是你已经读到文章后面了,其实老师要求概括的是前面的内容。
生:桃花源比较清静吧。因为它与世隔绝六百多年了,桃花源中的人怕外面的人打扰它,这里面生活都比较开心、比较悠然自得。
师:非常宁静,生活非常祥和。桃花源中人能够安居乐业,有房子、有良田,老人小孩都过得非常愉悦。同学们还特别提到一点,里面的人虽然与世隔绝,但是他们非常热情好客。在第3段的最后一句中,当渔人跟桃花源中人告别的时候,桃花源中人说了一句话,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既然桃花源中人这么热情好客,为什么渔人离开的时候他们会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呢?这好像跟他们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是相矛盾的。大家揣测一下,他们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生:如果渔人出去跟外面的人说,很多人都会去寻找桃花源,桃花源中人就不能过原来那种快乐、安逸的生活,他们担心原来安宁的生活会被打破。
师:渔人有没有遵照他们的叮嘱?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怎样?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回到郡里后,跟郡里的太守说了这件事,当时在郡里的最高长官肯定会派很多人去寻找。
师:你怎么知道会派很多人去寻找?他有没有说派很多人?
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太守立刻派人去寻找,肯定是因为桃花源这个地方在他看来很神奇,所以他派了很多人去寻找。
师:这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所以他派了很多人去寻找,刚刚说到“很多人”,因为他是一位太守,太守的官职应该比我们现在的县长还要大,他应该不会派一个人去寻找。结果怎样?
生:“遂迷,不复得路。”
师:渔人出桃花源时明明是处处做标记,为什么人们再去寻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呢?这个桃花源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生:我觉得是作者虚构的。我的感觉是这个桃花源很神秘,似真似假,故事也很曲折,所以我认为是虚构的。
生: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这个事情是假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第二种可能是,因为作者写文章要有灵感,比如他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然后结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再写出来。所以说桃花源可能真实存在,但不像陶渊明写得这么神秘、这么玄乎。
师:不管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就是这么美好,又是如此神秘、玄乎,人们怎么也找不到它。那么生活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看似虚构的故事呢?
生:其实我觉得桃花源可能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属于一个地方,而是作者的心灵寄托。
师:心灵寄托,桃花源只存在于作者的心里面。
生:因为陶渊明崇尚隐居的生活,桃花源是一个十分清静的地方,作者很向往,所以他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师:他是心中对这种地方有所向往,桃花源是理想中的地方,所以他写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表达他对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老师非常认同你的这种说法。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桃花源记》其实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现在当我们提起理想社会时,肯定就会想到“世外桃源”这个词。这部文学作品也影响了后世的很多文人,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王维都曾经写过赞美桃花源的诗。当然,同学们,你们可能还会经常读一些虚构的科幻作品,学了这篇文章我们才知道,早在1600年前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就已在《桃花源记》中把虚构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了,但这两种虚构的不同在于:陶渊明借虚构的故事要表达的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现代人运用虚构手法往往是想表达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担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