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非子》法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理官,到战国时期走向成熟。法家思想学说被称为刑名之学,经过了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的传承和开拓,战国末期的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遂集法家之大成。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韩非子》

法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理官,到战国时期走向成熟。法家思想学说被称为刑名之学,经过了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的传承和开拓,战国末期的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遂集法家之大成。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

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进行变法,废除贵族的许多特权,使平民可以通过开垦荒地、取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从而从根基上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言人,法家思想家们提出了“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口号,从中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思想。

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人,他在魏文侯时任丞相并主持变法。他在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粮食产量;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之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他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今已失传)。随后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都是对李悝变法的实践和发展。(www.xing528.com)

商鞅原名卫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但在卫国没有得到重用,于是来到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以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以保证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以使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在政治上主张将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紧密结合。法是指要健全法制,势指君主要树立绝对的权威,术是指君主驾驭万民、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这样的思想在当时是有很强的积极意义的,但却没有被韩国统治者所采纳。于是他愤而著书,写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韩非子》一书,在书中明确提出了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思想,为秦代以后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家的著作也有很多,《隋书·经籍志》列出的法家经典有数十种,传世的有《管子》《商君书》《申子》《慎子》《韩非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