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数字化概论
电影数字化指的是,将原来记录在胶片上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生产出的影片可以用作胶片放映,也可以进行数字放映。它的过程是:首先用底片扫描器将胶片上的光学图像转换为数字文件,然后在电脑上进行非线性编辑和特效处理,再用胶片记录仪将处理过的文件转为胶片形式,进行胶片拷贝,拷贝完成就可以放映。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利用胶片进行电影制作,电影数字化对电影观众来说并不重要,观众并不是很在意电影是数字电影还是胶片电影。但是在电影的制作阶段,包括制作前,实际拍摄甚至后期制作,计算机技术都需要全程参与其中。例如,在电影制作前期,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用来模拟电影需要的场景和画面,使创作者得以选择最佳的叙事手段和场景;在电影拍摄中期,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许多摄影机无法完成的画面;在后期制作中,计算机可以将拍摄所得的素材进行后期处理,并进行灵活地剪辑。
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数字电影是指从工艺、生产方法到发行传播都完全使用数字技术的电影。在数字电影制作的流程中,“数字中间片”的制作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由计算机处理。除了这个阶段,数字电影的其他制作阶段也都与胶片有关,电影最终是以胶片的形式放映。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中间片可以用高清摄像机代替,而放映环节也可以用数字放映机代替。数字电影院真正实现了数字制作、数字传输和数字放映。
(二)视听语言在数字时代的新变化
胶片是图像信息的载体,一开始,人类只能用胶片来拍照片、拍电影,就像只能用纸质书来阅读一样。但自从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数字可以作为文字、图像的载体,并且传播方式更便捷,纸媒变得不再必要,胶片也是。数字技术正在逐渐取代胶片。数字电影完全脱离了胶片和拷贝,采用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完成画面拍摄,将获得的数字视音频信息在数字非线性剪辑和后期制作系统中完成电影的剪辑、配音、特效、合成等工作,获得一个数字视音频文件。
对视觉奇观的制造是当下数字电影主要的追求。创作者努力追求数字特效带来的惊人效果,带有数字特效的电影使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想象中的景观、远古或未来的生活场景、遥远的外太空,数字电影是这些奇幻题材最好的载体。数字电影用特效赢得了观众,从而击败了屏幕小、视听体验差的电视。数字特技制作预算在电影总预算中占非常重要的比例。
数字特效超越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法,其价值不在于图像的可记录性,而在于视觉奇观的创造。它可以重现数亿年前恐龙所主宰的地球,可以制造震撼人心的灾难场面,也可以是人类遨游于神秘的外太空,与各类奇异的外星人相遇……它从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中抽象出图像,并完全人为地创造了人造的“现实”。这种人为的现实可以称为非现实或超现实。这种类型的合成图像显示了计算机技术的各种可能性,使计算机特殊效果成为电影中最吸引眼球的元素。
数字电影用特效赢得了观众,从而使电影具备了电视所没有的优势。数字特技制作预算在电影总预算中占非常重要的比例。预算900万美元的《星球大战》,其中有250万用于特技效果。而投资2.5亿的空前巨作《泰坦尼克号》,在特技效果上的开支(包括泰坦尼克号模型、电脑动画合成和水下摄影等)几乎占到了全部预算的一半。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是迄今为止对数字特效运用最成熟的影片,也是电影史上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影片,最终成本超过了3亿美元。凭借《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把一个人的电影梦变成了关于生命终结的奇幻之旅,他对未来电影媒体的雄心壮志以及远见卓识改变了我们的观影体验。几十年的梦想和四年多的实际制作,包括高达近3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使它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电影之一。
数字电影中,人虽然没有完全被电脑取代,但是,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了每一个部分。数字电影给电影制作流程带来的变化更大。《阿凡达》这部长达2小时46分钟的电影将人们带入一个细致入微、色彩斑斓的外星世界。片中最重要的物种是纳美人,他们的脸是科技创新的胜利,借助于新的表情捕捉技术,他们的颤抖和抽搐的动作是如此的真实。当妮特丽把杰克带进她奇妙的世界——一个郁郁葱葱的梦幻世界,充满了千变万化的、发光的动植物,挂在空中的粉红色水母状生物,以及像太阳伞一样啪的一声合上的橙色百褶花,观众马上就会被这个用数字技术营造出来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住。
这部电影60%的镜头由数字特效完成,其特技效果十分突出。影片将真人与CGI创作的人物放在同一画面,毫无违和感。片中的潘多拉星球宛如仙境——漂浮在半空中的山峦、夜间闪闪发光的森林、各种奇花异草、珍奇异兽。特效技术将人们不敢相信的场景搬上了银幕。当观众坐在影院,戴上3D眼镜,电影中美妙的仙境使观众身临其境,片中人物如天神下凡亲临观众。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数字电影的魅力,尽管数字电影在视听效果上具有颠覆性,但如果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数字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与传统电影并没有太大差别。数字技术并没有打破传统的电影语言,《阿凡达》所使用的依然是好莱坞经典的电影语言模型。它的视点策略、封闭空间、180度轴关系、正负镜头、连贯的无缝剪辑等特征,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主要通过视听元素创建一个封闭的空间,以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影片中,而数字电影则更倾向于通过华丽的视觉特效来吸引观众。传统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搭建来为观众创造真实感,而现在数字电影更多的不是模仿现实,而是通过数字特效带来了超越真实空间的感受。
1.创作手段的新变化
传统上,电影的画面需要依靠摄影机的拍摄,摄影机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人的视知觉,将现实中的广播和声波记录下来。拍摄影片时,影片的场景是真实世界的副本。而制作数字电影,则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图像,不必从实际场景中获取。创作者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创建图像世界,而这个虚拟世界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电影的创作者在计算机上生成画面的过程更像是绘画,可以根据想象自由地发挥。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不仅可以模拟现实,而且可以实现超出现实的难以想象的图像效果,从而大大扩展了电影的表现力。因此,数字技术带来了新的电影制作方法,这种新的生成画面的手段必然会影响电影的性质和视听语言。
计算机图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类型是计算机和摄影机共同获取的图像,例如影像的后期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图像合成。还有一种是计算机直接生成的图像,它是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使用数字图形来生成影片所需的动态图片,整个过程不需要摄像机参与。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和摄影机不需要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获取素材。在数字电影中,虚拟和真实融合在一起,甚至图像也与现实完全隔离。它偏离了电影记录的性质,并呈现了绘画的再现性。(www.xing528.com)
在《阿凡达》中,卡梅隆团队使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创建令人惊叹且不切实际的景观。为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团队在当时数字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图形软件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实景3D摄影系统、虚拟摄影系统、协同工作摄影系统、表情捕捉技术,它们与可以进行复杂图形运算、快速渲染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架构超级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增强了特效的表现能力和范围,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电影特效制作方式。实景3D摄影系统把两个体积很小的高清数字镜头组合在一起,它总的体积只比普通摄影机稍大一点,解决了以往3D摄影机过于庞大的问题,实景3D摄影系统使用起来更灵活、更自由。
《阿凡达》运用了一种新的表情捕捉技术。卡梅隆团队开发了一种帽子,上面装有一个小广角镜,该帽子固定在演员面部的前面。它可以捕获抹在演员脸上的绿色跟踪点。这些跟踪点绑定到CGI角色的脸部的相应位置。当演员表演时,摄影机将记录演员面部的细微表情变化和眼睛运动,计算机将通过实时跟踪捕获演员的面部运动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这种技术真正实现了动作和表情的双重捕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机不再是获取图像的唯一工具。更多的新技术扩大了电影表达的范围,丰富了电影表达的手段,也极大地激发了创意手段。
2.空间设置的变化
数字电影在图像的排列和控制方面更加自由和随意。可以把任何想象中的场景制作出来,而不用受到现实空间的限制。《阿凡达》中很多奇异的人和生物就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数字电影在环境和角色设置方面与传统电影不同。潘多拉的环境设置具有非常坚固的平面元素。丛林中的花卉是一种特殊的图像,它通过重复和辐射的排列来改变平面组成中抽象点、线和平面的结构,并具有秩序感和形式感。许多有关《阿凡达》的经典图画都在努力遵循这些规律。重复是平面中最基本的构图形式,具有强烈的形式感。画面的内容是对生活的观察,但它们是观察和完善生活中事物的抽象结果,高于生活。电影屏幕的主题、伴奏、角度、灯光效果等的选择也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传统电影屏幕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3.光线效果的新变化
数字电影在灯光设置上最能够表现出主观性。在光线效果上,数字电影完全突破了传统好莱坞电影所使用的三点布光法,三点布光指的是一个场景中要有主光源、辅助光源和修饰光源。这种光线的主要作用是修饰电影中的人物和场景。三点布光法可以为环境和人物营造美感,对情节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尽管三点布光方法并非旨在再现真实的环境光效果,但普通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会注意到光效果的虚假和虚幻的一面。
例如,电影《阿凡达》中的灯光特效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塑造影响奇观。例如,在夜景中,整个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都发光,树上的叶子发光,而纳美人自己也发光。到了晚上,杰克跟随女主人公在丛林中,他们的脚似乎触碰了某个器官按钮,地面上的脚印闪闪发光。杰克在潘多拉的第一个晚上,当杰克停下来环顾四周时,所有植物突然一起发光。此外,灵魂树发出奇怪的粉红光,它是连接纳美人所有祖先灵魂的通道。这些炫目的灯光和奇异的动植物一起构成了潘多拉星球的奇观。同时,发光的植物成为一个光源体照亮周围的环境并映射在角色上。这些灯光特效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符合生活的逻辑,纯粹是出于视觉上的美感,是人类幻想的产物,这些环境光的设置不是在现场进行的,而是由3D软件进行的。数字电影将光线变成一种虚拟的物质,使人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4.对长镜头概念的颠覆
长镜头是指用一个镜头连续拍摄以形成相对完整的镜头片段。长镜头强调镜头以连贯和完整的方式记录时间和空间。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的海豹狩猎场景就是一个远景的例子。从纳努克的等待,发现海豹,与海豹搏斗,最后将海豹拖到冰上开始,整个过程都是用长镜头连续不断地拍摄的,因此观众看到纳努克捕捉了海豹的真实全过程。长镜头的方式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方式。长镜头旨在呈现完整的真实图像,以确保原始画面(即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一档电视台的购物节目中,为了突出保鲜盒密封性的优势,成功推销保鲜盒,主持人会在保鲜盒中放置一个摄像头(实际上是防水摄像头)。将保鲜盒扔进洗衣机,搅拌两分钟,然后取出。最后,拍摄一张现场照片。在这里长镜头比主持人的介绍更有说服力,它用镜头自身说“我中途没有偷换过相机”“我没有欺骗你们哦!”长镜头对现实完整、连贯的记录向观众展示出保鲜盒强大的密封性能。
现在,长镜头仍然可以给人一种客观的感觉,但其纪实性却受到破坏。这是因为,在后期合成制作中通过数字特技效果制作的长镜头是人为加工或者是想象的产物,已经不再具有传统长镜头的纪实性。在制作电影图像的过程中,数字特效不同于传统的一次性成像方法。创作者可以分别拍摄图像的内容以形成图像元素,然后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有机地组合图像元素,使之看起来像是一个长镜头。《阿甘正传》中那个经典的羽毛镜头,象征着阿甘传奇般的人生,被人津津乐道。此镜头是后期通过多个真实镜头合成,摄影机首先拍摄街道的镜头,然后在工作室拍摄羽毛的镜头,然后使用电风扇吹绑在一条线上的羽毛,最后将数十根羽毛的镜头与街道的运动结合起来形成流畅而连贯的运动镜头,数字合成的羽毛,随风飘落,象征这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在数字特效制作中涉及的场景和演员的安排、场景类型和移动方法的更改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5.景别的新变化
对于数字电影来说,情节和内容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电影的特效成为电影最大的亮点。传统模式往往以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为主,而数字电影则是通过角色和情节来展现超现实的场景。与传统电影相比,情节发展不再是叙事的重心。而环境的塑造则成为电影主要表现的内容。角色更像是一个“导游”,带领观众领略一系列奇幻景观。在一些数字科幻电影中,如《星球大战》《银翼杀手》《全面回忆》这些大量使用数字技术特技的影片中,特技场面只是推进情节元素,并不会对其进行单独地呈现。而到了《侏罗纪公园》,特技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审美要素,人们看《侏罗纪公园》就是要看活灵活现的恐龙,看《独立日》是为了看巨大的飞船,看《珍珠港》是为了看炮火连天的场面,看《二〇一二》是为了体验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场景……特效场面已经成为电影中一种独立的审美元素,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观影的特色。而电影情节更像是为了展现特技而设置的。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已被替代,景观电影成为新的主流,创作者越来越倾向于制作大型场景和奇异特效。相较于传统电影,数字科幻电影远景、全景和空镜头的运用更多。例如,在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前传》系列中,就大量运用远景和全景,表现出奇异外星世界中庞大高耸的建筑和漫天飞驰的宇宙飞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