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美学的思考与改革

中国电影美学的思考与改革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电影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作为切入点,特别批评了“非戏剧化”的口号。但若是完全排斥电影的戏剧性,就会失去大量的观众。之所以“从观众的审美感受入手研究戏剧性”,单单是为促进电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出,尽管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具体理解“非戏剧化”的含义,但是,在电影艺术“非戏剧化”之争中,争论双方在观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中国电影美学的思考与改革

(一)“戏剧化”是不应该丢掉的电影本性

他们认为,电影应当丢掉的是“舞台化”的拐杖,而不应当彻底抛弃戏剧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只要电影本身依旧是“叙述艺术”,依然需要演员去表演,那么,戏剧本身的矛盾和情节非但没有违反它自身的本性,反而是它的内在本性的真实要求;只要人世间还需要电影通过叙述艺术去反映现实的生活,对创造出有高度、思想和艺术的电影有所期待,那么,戏剧内部的矛盾和情节就不会成为电影艺术语言的拦阻,反而是一种必要的促进;电影语言很多时候需要顺从电影本身的矛盾和情节,而正好是电影艺术语言使得电影的戏剧矛盾和情节变得更加丰满、深刻。如果电影缺少了戏剧的这两个要素,人物的性格就难以得到塑造、建立,艺术典型的创造就变得遥不可及,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矛盾以及生命本身的本质和规律就难以表现出来。至此,电影艺术本身的特色可能会遗失,电影也就很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生活进行深入的刻画和认识。若按此形势发展的话,电影也就难以更形象、深入地映射出现实中的真实一面,来体现其内在的思想艺术价值

(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与“非戏剧化”相悖

在他们看来,电影是否需要戏剧矛盾和戏剧情节,不仅仅跟“艺术特性”相关,而且还与“美学上的根本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与此同时,“艺术家对待现实的态度”也将成为关键点所在。在生活中,一个把艺术看作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应,敢于直面现实,诚心忠于现实的艺术家怎么可能对现实矛盾漠不关心,从而平和地看待艺术呢?诚然,《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的作者提出“非戏剧化”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针对我们电影艺术由于多年极“左”思潮而形成的只讲政治不讲艺术,只讲内容不讲形式的倾向的,是值得称赞的,只是在立论中,把电影艺术的形式说得过于片面化,欠缺辩证客观的观点,从而使之前强调的“非戏剧化”瞬间演变为“非情节化”“非性格化”“非戏剧冲突矛盾化”了。这样的话,就会使电影戏剧化和非戏剧化的争论超出本身反映现实生活的范畴,而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则衡量其正确与否了。

这个时候,由电影学者余倩所撰写的文章——《电影应当反映社会矛盾——关于戏剧冲突与电影语言论争》正是支持上述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电影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作为切入点,特别批评了“非戏剧化”的口号。在他看来,电影无法完全摆脱戏剧的影响而单独存在。只要电影本身依旧是“叙述艺术”,依然需要演员去表演,那么,戏剧本身的矛盾和情节非但没有违反它自身的本性,反而成为它的内在本性的真实要求。他还特别强调,戏剧的矛盾和情节是否仍然是电影本身的需要,这些不仅跟艺术特性息息相关,还会涉及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美学根本问题,与此同时,与艺术家看待生活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中,为了反对“非戏剧化”,邵牧君提出,什么是“非戏剧化”呢?指的是那些不赞成通过戏剧冲突来带动整个剧情往前迈进,进而全面的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些与所学的马列主义的美学原则之间是没有任何契合点的。类似外表的“真实”并非是真的真实,因为这些不是列宁所期待的“反映”,而只是对现实漠不关心的“摹写”,借用高尔基老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带毛烤鸡”。邵牧君觉得,有的人,一方面标榜自己抵制弄虚作假,抵制公式化或概念化,却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戏剧化,好使自己有条不紊地朝着“现代派”的非戏剧化靠近,这是条十分危险且错误的道路。

(三)“非戏剧化”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www.xing528.com)

著名学者谭霈生在自己所写文章《“舞台化”与“戏剧性”——探讨电影与戏剧的同异性》里指出:因着电影从属于戏剧,从而完全否定自身的独立价值的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不过,若是在克服电影“舞台化”倾向时,同时对“戏剧化”也排斥在外的话,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不见得是有利的。作为中国电影艺术,首先要面对的是国内的众多观众,然而国内观众的审美习惯里就蕴含着对戏剧的偏好。而这种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历史前进车轮中不断变化着,比如个人对戏剧性的偏爱往往是从外在的偏爱转向内在的追求等。但若是完全排斥电影的戏剧性,就会失去大量的观众。应该说,我们大多数的故事片,在本身的“戏剧性”方面做得不是太好;同时,因着对“戏剧性”如何定义的误解,使得一部分影片沦为“戏剧性的赝品”,这都是值得注意的。

钟大丰的《现代电影中的戏剧性问题》也是从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作者认为,直面“戏剧性”这个问题,在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门类中鲜少提及,但在电影艺术中充分得到了重视,这些与电影本身的“欣赏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拍电影终究是要给观众看的,正是因着这点,决定着电影和戏剧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之所以“从观众的审美感受入手研究戏剧性”,单单是为促进电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很多时候,电影在观影者欣赏和感受方面与戏剧还是很接近的,这就使得电影必然会把戏剧的一些表现手段拿来作为借鉴,渐渐地,电影本身也就具有“戏剧性”的某些特征了。

可以看出,尽管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具体理解“非戏剧化”的含义,但是,在电影艺术“非戏剧化”之争中,争论双方在观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非戏剧化”的提倡者或同情者理解的“非戏剧化”,否定的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戏剧式”,而不是“戏剧性”;同样,“非戏剧化”的反对者或质疑者理解的“非戏剧化”,也应该内含“戏剧性”,而不是“非情节化”“非性格化”或“非戏剧矛盾冲突化”。两者互相对话、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着电影观念的丰富和完善。

总的来说,以电影与戏剧之间关系为焦点而延伸出的问题,包括电影艺术中“戏剧性”所处的位置问题及所作的探究和讨论。虽然,大家没有就这些问题达成初步的统一意见,但由于争论各方所站的视角和切入点都截然不同,这些各抒己见的差异性正好帮助我们深入地挖掘、完善问题背后的答案,大大拓宽了对于电影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的思考深度和宽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