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毛晋是明代最大的藏书家兼刻书家。
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晚年改名毛晋,字子晋,号潜在。世居常熟虞山东湖。父青孝弟力田,有识干,为乡三老。毛晋早年从钱谦益游,深知学问之旨意,性嗜卷轴,广收典籍,尝榜于门曰:“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旧钞本至者,每叶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于是,湖州书舶云集于迎春七星桥毛氏之门。当时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结果,毛氏最后积书至八万四千册,成为明代最大的藏书家,筑有汲古阁、目耕楼以贮之。关于汲古阁的构制,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二有一段记载:“汲古阁在隐湖南七星桥载德堂西,以延文士;又有双莲阁在问渔庄,以延缁流;又一阁在曹溪口,以延道流。汲古阁后有楼(大约即是目耕楼)九间,多藏书版。楼下两廊及前后,俱为刻书匠所居。阁外有绿君亭。亭前后皆种竹,又二如亭左右,则植以花木,日与名士宴会其间,商榷古今,殆无虚日。”陈瑚在《为毛潜在隐居乞言小传》中,对汲古阁藏书说得更具体:“登毛氏汲古阁,如入龙宫蛟肆,既怖急,又踊跃焉。其制上下三楹,始子迄亥,分十二架。中藏四库书及释道两藏,皆南北宋内府所遗。纸理缜滑,墨光腾剡。又有金元人本,多好事家所未见。子晋日坐阁下,手繙诸部,雠其讹谬,次第行世。”(《陈确庵先生文钞》卷五)
毛氏汲古阁刻书之规模,历年之辛勤,毛晋在《重镌十三经十七史缘起》中自叙曰:
……每岁订正经史各一部,寿之梨枣。及筑箾方兴,同人闻风而起,议连天下文社,列十三人任经部,十七人任史部……十三年如一日,迨至庚辰初夕,十三部版斩新插架……资斧告竭,亟弃负廓田三百亩以充之,甲申春仲,史亦裒然成帙矣。一十七部连床架屋。……回首丁卯至今三十年,卷帙纵横,丹黄纷杂。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迄今头颅如雪,目睛如雾,尚矻矻不休者,惟惧负吾母读尽之一言也。而今而后,可无憾矣。
其子在《影宋精钞〈五经文字〉跋》中亦记曰:“吾家当日有印书作,聚印匠二十人,刷印经籍。”汲古阁经营三十年,刻出了包括《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六十家词》、《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文选李注》、《津逮秘书》、《乐府诗集》、《词苑精华》、《唐人选唐诗八种》等大部头鸿篇巨制在内,共计六百余种,十万多块版片。这是何等的劳绩!以一人之力,其贡献之大,刻书之多,历时之久,流传之广,在刻本书时代,可以说是空前的了。人称“毛氏之书走天下”,连边疆云南,不辞万里都来求购汲古阁刻书。汲古阁刻书用纸,特从江西定制,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后世遂沿用其名。至于毛氏刻书之质量,非尽为精善,亦有校勘草率者,孙从添、黄丕烈、叶德辉诸人皆有指评。
毛晋汲古阁除刻书诸多外,特创影宋精抄法。将他人世藏宋本,不能购得者,则选善手,以佳纸墨影抄之,与宋本无异,赖以保存宋本真面目,亦为后世所效仿。雷某赠诗有“行野渔樵皆谢赈,入门童仆尽钞书”之句。这一方面说明在毛晋家中,抄书已成家习家规,人人抄书。另一方面说明毛晋在为人上,行善乡里,颇得人望。(www.xing528.com)
作为大藏书家的毛晋,一生与书为伍,校勘研读,自然学问渊博,积写不少著作。计有《和古今人诗》、《野外诗题跋》、《隐湖题跋》、《隐湖小志》、《虞乡杂记》、《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宋诗选》、《明诗纪事》、《词苑英华》等共数百卷。
毛晋五子:襄、褒、衮、表、扆。扆字斧季,号省庵,精于小学,尤耽校雠,最知名,继承和发扬了汲古阁的藏书刻书事业。
汲古阁藏书、刻书目,计有毛晋编《汲古阁校刊书目》一卷、毛扆编《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一卷。后者黄丕烈刻入《士礼居黄氏丛书》中。
毛氏藏书印章很多,于宋元刊本之精者,以“宋本”、“元本”椭圆式印标明,又以“甲”字印钤于卷首。其他主要有“毛晋之印”、“毛晋秘箧”、“毛氏藏书”、“汲古阁世宝”、“汲古得修绠”、“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毛扆之印”、“虞山毛扆手校”等。
关于毛氏汲古阁藏书之流散。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记:“毛氏汲古阁藏书,当时欲售之潘稼堂太史耒,以议价不果,后遂归季沧苇御史振宜。”此批书季氏又转让与徐乾学之传是楼。其刻书版片,则分散于各家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