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我们都知道,在任何一次升学考试中,语文占分的比重很大。语文是一门大科,而语文考试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就包括语文文学常识,而这些常识,需要我们去记。
在这里,教育专家为我们总结出了语文文学常识快速记忆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举一反三记忆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的相关信息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
2.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
(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
(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3.纵横结合记忆法(www.xing528.com)
比如,古今中外的作家的生活时代不同、观念不同、语言习惯不同,这是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横的联系。
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按照这些网络去记忆,能提升我们的记忆效率。
另外,如果能亲自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就更能加深印象了。比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知识,自然就能轻松掌握了。
4.点面结合记忆法
学习文学常识,要学会把握重点,全方位概括,对于某些文学常识,一旦抓住了某个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教材中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似乎很难,若从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的角度把握,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另外,学好语文,除了学好常识,我们还一定要多读,也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遇到一篇好文章时,能把它读上22遍,这被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还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多读是记忆之本。
再者一定要强记,也就是对知识多多进行记忆。
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巩固记忆,因为这些内容有可能背诵了之后更易理解,如古诗文。
理解后又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我们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学好语文,还要勤写,不只是写作文,还包括写日记、做听课笔记、读书时作圈点评注、整理摘抄。
我们动笔写的过程,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之后在作文本上下笔时,不看初稿也能写完。原因是,在作文本上下笔前的整理的过程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各个器官来进行记忆,这就进入了记忆的高级阶段,这也就是前面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