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43年5月在北大西洋攻击护航运输队的作战失败以后,德军现在又倾向于采用老战术,即“抓住敌人的弱点”,重新派潜艇去占领那些遥远的、认为能取得较大成果的战区。
为了把作战行动扩大到危险较小的一些海区,邓尼茨决定把潜艇也派往印度洋作战。
驻东京的德国海军武官文内克尔海军将军为德日在海战过程中的有效配合而奔波忙碌。他在1942年12月报告,日本人建议,把位于日本势力范围内的槟榔屿港或沙璜港提供给在北印度洋作战的德国潜艇作基地用。
但要利用这些基地首先要考虑到德国潜艇所需的燃油和润滑油、机器磨损及备件,尤其是可口的食品在那里是否能长期得到满足,因为习惯于吃欧洲食品的潜艇艇员必然不习惯吃日本人喜爱的食品。根据德国海战指挥部的要求,日本人于1943年春开始对槟榔屿基地作技术上的准备,并在1943年春的晚些时候多次表示希望德国潜艇前往那里。
但在大西洋尚有充分战机击沉敌舰的这段时间内,邓尼茨一直没有接受日本人的建议。
自1943年4月起形势发生了变化,邓尼茨于是决定在6月底把IX-c和IX-d-2型潜艇派到印度洋去,让它们在西南季风停止时先在印度洋北部海区发动几次突袭,然后再驶向槟榔屿基地,因为这种季风引起的汹涌波涛和不良的能见度对海上作战十分不利。
潜艇在印度洋及往返印度洋的航路上共击沉57艘舰船,计365,807总吨位,另外还击伤了一些舰船。战果最突出的IX-c型艇是U-510号,艇长是艾克海军中尉;IX-d-2型艇是U-181号,艇长是弗赖瓦尔德海军中校。
不过,德军派往印度洋的潜艇中,共损失22艘,其中16艘肯定是被飞机击沉的,而且大部分是在已经踏上大西洋的征途时被击沉的。
由此可见,整个大西洋都处在盟军空军的严密监视之下。即便在大西洋中部和南部海区,无论是四引擎远程飞机或者是美国航母的舰载飞机,均用于反潜。甚至在印度洋也有一些飞机用于反潜,尽管数量有限。英美两个海军强国在各大洋都明显加强了以空军对付潜艇的作战行动,直到战争结束,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一些在其它遥远海区作战的潜艇的经历也是如此。
派往这些海区的潜艇在1943年6月中旬以前,在亚速尔群岛以西尚能不受干扰地从潜水油船上补充燃油,然后驶向作战海区,这些作战海区从美国东岸的佛罗里达海峡到南部的里约热内卢,从达喀尔一直到非洲沿岸最里面的几内亚湾。每个艇长都可以分配到一个很大的海区,他可以根据敌人在那里的航运和防御情况相机行事。因此,为了不引起盟军集中相应的反潜兵力,潜艇没有采取任何集中行动。
起初,战况似乎对潜艇有利,因为开战不久它们就击沉了16艘舰船。但很快盟军就加强了空中警戒力量,以致潜艇连停留在指定的作战海区都感到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美洲海区更是如此。
同时潜艇从潜水油船上接受补给也变得极其危险,后来就放弃并提前结束战斗。
1943年8月下半月,比斯开湾基地的首批潜艇配备了“哈格努克”式新型无线电探测仪。同时每艘潜艇又装备了4枚刚制成的“音响鱼雷”,代号叫“鹪鹩”。
除了增加防空火炮外,德军还尽力为这些潜艇改进其它所有最重要的装备。艇员们为操纵这些新装备都经过了专门训练。
德军的打算是让这些潜艇由水下隐蔽地进入北大西洋,在那里与飞机和驱逐舰配合袭击敌护航运输队。
由于装备新型的“哈格努克”式探测仪,潜艇群在通过比斯开湾时一艘也未损失。
从这时开始到1944年5月在该海区的潜艇平均每月损失1-2艘。看到这种发展趋势,德军感到大大松了口气。
“鹪鹩”潜艇群到达了预定的作战区,1943年9月20日夜晚在大圆航线上发现了预期的盟军护航运输队,天刚亮就有2艘商船被潜艇从水下击伤。后因盟军空中和水面掩护兵力甚强,潜艇再次与盟军船队失去接触。原定由潜艇同时在水面协同抗击盟军空中掩护兵力的计划在第一天即告失败,因为各艇之间的距离太大。但当天夜晚潜艇与船队又重新恢复了接触。
现在潜艇要对付的主要是强大的水面护航兵力。于是潜艇首次使用了新型音响鱼雷。
第二天几艘潜艇成功地以防空火力使来袭的盟军飞机无法准确地投掷炸弹。现在它们可以在水面航行去占领攻击阵位,接近护航运输队。
战斗进行了4天,因大雾战斗不时中断,最后终因大雾而结束。在这次作战中有6艘商船(共计36422总吨位)和护航舰“圣克鲁瓦”号、“波利安德”号和“伊切”号被击沉,“拉根”号被击伤,但尚能被拖入港内。(www.xing528.com)
不过,首次“鹪鹩”作战令德军满意的战果此后再没有获得过,相反以后几个月的事实表明,甚至那些改进了的装备也不能够使潜艇恢复战斗力。德军只好彻底放弃使用潜艇群同敌护航运输队作战。为了牵制敌人的兵力,德军只能进行牵制作战,并要尽可能节省兵力。潜艇对海上交通线的压力不可放松。但要造成这种压力也得有足够数量的潜艇,只有使盟军担心潜艇随时可能以集群方式实施作战,才能使盟军不至于减少用来对付潜艇的飞机和海上兵力,不至于把它们用以实行其它任务。
1944年春天,德军第一批旧式作战潜艇装备了“通气管”,这种“通气管”能使潜艇在水下充电并更新艇内空气。这意味各种传统型的潜艇在作战过程中不再需要浮出水面。5月底,这种新装置原有的一些毛病已得到克服,并取得了初步的实践经验。
从1940年以来,德军未在像英国沿岸那样的浅水区中作过战。现在有了“通气管”,他们就可以在那里作战了。不过,潜艇必须在连续几周的作战中潜伏在水下。艇员们在体力和精神是难以忍受的。
当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开始登陆法国时,德军第一批潜艇开赴塞纳湾。邓尼茨对它们发出如下命令:“凡敌用于登陆的每一艘船只,哪怕只运载50名士兵和一辆坦克,都是潜艇全力打击的重要目标。即使我方蒙受损失,仍要发动攻击。
“只要有利于靠近敌登陆部队,则不必顾虑浅水、水雷或任何其它的危险。
“在敌登陆之前消灭其一个人或一件武器都能减少其成功的希望。
“潜艇,只要给敌登陆造成了损失就是完成了它的最崇高的任务,它的存在才有价值,即使遇难也是有意义的。”
不过,最后,邓尼茨丧失了勇气。他担心作战潜艇的命运以及盟军能集中大量反潜兵力,便在8月24日和26日召回了当时所有在塞纳湾的潜艇。
从1944年6月6日至8月底在进行潜艇战的情况如下:30艘装有“通气管”的潜艇陆续参加了45次作战行动,其中20艘被击沉。德军遇难者约1000人,其中238名获救。
根据英方的统计,潜艇在蒙受上述损失的同时共击沉英方:
5艘护航舰艇;
12艘商船,共计56845吨;
4艘登陆舰艇,共计8404吨。
据英方统计,另外还有一艘军舰被潜艇所布水雷击沉;被鱼雷击伤的有:
1艘护卫舰;
5艘商船,共计36800吨;
1艘登陆舰。
另外还有2艘商船被水雷击中。
所有被击沉的船只都满载军用物资。这意味着什么,战争期间引自美国空军《训练手册》的一段话最清楚不过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段话的大意是:“假如潜艇击沉2艘6000吨位的商船和1艘3000吨位的油船,那么我方的损失为:42辆坦克、8门152毫米榴弹炮、88门87.6毫米火炮、40门40毫米火炮、24辆装甲侦察车、50挺布朗式自动机枪、5210吨弹药、600枝步枪、428吨坦克配件、2000吨储备品及1000桶汽油。如果这3艘船能安然抵港和卸载的话,那将会起多大作用!敌人如果要用空袭来炸毁这些军用物资,必须出动3000架次飞机并进行有效的空袭。”
后来邓尼茨在战争日志中也回顾和分析了潜艇在盟军登陆海区的作战情况:“在英吉利海峡的潜艇战结束了。战斗中潜艇部队又一次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整个战况证明,打消先前的各种顾虑及连续不断的各种怀疑派遣潜艇去作战是正确的,就当时那样艰难的条件来说,潜艇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尽管损失不小,但尚可忍受。潜艇即使没有给敌人的补给造成决定性的重大损失,也减轻了陆上部队的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