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 System)是从19 世纪初到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金本位法》的颁布标志着金本位制度最早在英国诞生。此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也陆续实行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包括金(铸)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则是削弱了的、变形的金本位制度。
典型的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是: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Gold Content);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买卖、自由输出输入,具有无限法偿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各国货币发行额受各国黄金准备数量的限制,由央行控制。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决定。例如,在1925—1931年,1 英镑的含金量为7.322 4 克,1 美元所含纯金量则为1.504 656 克,两者相比约等于4.866 5,即1 英镑等于4.866 5 美元。这种用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
在外汇市场上,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其汇价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其汇价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当一国的贸易收支发生顺差时,即出口大于进口时,本国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则外汇贬值、本币升值;反之,当一国的贸易收支发生逆差时,即出口小于进口,本国的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则外汇升值、本币贬值。(www.xing528.com)
但是,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没有界限的,其界限为黄金输送点。在金币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作为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债务的清偿。例如,在国际贸易中,买方向卖方支付外汇货款时,当汇率对买方不利时,他就不用外汇结算,而改用输出黄金的办法结算。假定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1 英镑黄金的费用为0.03 美元,那么铸币平价4.866 5 美元加上运送费0.03 美元等于4.896 5 美元,这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如果1 英镑的汇价高于4.896 5 美元,美国债务人就会觉得购买外汇不合算,不如直接向英国运送黄金有利,于是美国的黄金就要向英国输出。铸币平价4.866 5 美元减去运送费0.03美元等于4.836 5 美元,这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入点。如果1 英镑的汇价低于4.836 5 美元,那么美国的债权人不会购买外汇,而宁肯自己从英国输入黄金。
2.3.1.2 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
纸币流通制度是20 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导致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产生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两个阶段:货币法定含金量时期和1978年4月1 日后货币无法定含金量时期。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后,成为金属货币的取代物并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从纸币制度产生之日起,各国政府就以法令形式规定了本国货币所代表的(而不是具有的)含金量,即代表一定价值。因此,在国际汇兑中,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就成为它们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然而,由于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毕竟不同于金本位制度下铸币所具有的含金量,因此这两种汇率决定机制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金铸币本身不会贬值,名义价值就是实际价值。而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各国政府面对巨额财政赤字,如果依靠国家强制权力过多发行货币,产生的通货膨胀就会导致纸币的实际价值量与名义价值量相脱离。而1978年以后,各国不再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也就谈不上纸币的名义价值了。因而,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不能用纸币的名义价值量来衡量,而应该用纸币的实际价值量来衡量,即用货币的购买力来衡量。
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而货币对内价值的高低具体体现为其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可以由一般物价水平代表。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对比或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就成为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这一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纸币流通制度下被广泛地接受与运用,它也是西方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学说”的重要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