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传播学》:灾难电影叙事角度深度解析

《电影传播学》:灾难电影叙事角度深度解析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灾难电影的叙事中,大多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去讲述和观看故事中的人和事。导演通过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客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而不做任何评价,不掺杂叙事者个人的价值偏好,给观众留下充足的评论空间。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更加能够震撼观看者的内心,在情感上引发冲突和共鸣。另外,由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具有的不可知性,这就又带来了两个优点:第一点是神秘莫测,也就是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

《电影传播学》:灾难电影叙事角度深度解析

奈特指出:“无论是在第几人称的叙事中,叙述者都是‘我’。第三人称‘叙述者’可以像上帝一样不受限定,可以自由出入人物内心世界。”在灾难电影的叙事中,大多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去讲述和观看故事中的人和事。根据导演和电影情节的需要,可以随意地转换时空,对人物场景做外部的观察,有时也对人物内心进行剖析。常常会选取专家、政府、平民等多个角度,用来呈现灾难事件的多面性。

就叙事技术而言,当代中国电影通常将视角大量聚焦在人物上,比如电影《紧急迫降》,先从男女主角的不和谐关系开始叙述,最后经过生死的考验,两个人却发现彼此的感情是那么的珍贵。男主角在迫降之时,经历了技术和心理的考验,他肩上扛着整个机舱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通过了考验,最终迫降成功。选择这样一个具有特殊使命的人物作为聚焦点,在灾难电影中颇为典型。男女主角的关系也成为观众观影时被牵动的一个看点,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男主角在生死关头,得到了女主角的支持,他们在灾难中显现出的平凡人的美好人生,能激励人心。而各级领导和消防武警的共同努力,又给观众展示出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众不仅看到了“小家”的幸福,也看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关心,传递了导演需要传递的伦理感情——爱和集体观念,而这里的“爱”,不仅来自家庭,更来自身边的人。

导演通过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客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而不做任何评价,不掺杂叙事者个人的价值偏好,给观众留下充足的评论空间。这种视角下的叙事却更能深入人心,让观众接受和理解叙事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叙事者以旁观者的姿态,将这个关于灾难的伦理故事娓娓道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得到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为李元妮同时失去丈夫和女儿而感到伤心难过,也为方登误会自己的母亲而感到着急,更为最后母女相认而流泪。也正因为此,使得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25天,就创下票房超6亿的辉煌成绩。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更加能够震撼观看者的内心,在情感上引发冲突和共鸣。

另外,由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具有的不可知性,这就又带来了两个优点:第一点是神秘莫测,也就是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悬念”作为一种技巧,在任何一部叙事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悬念使用的好坏,也是衡量一部作品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极地营救》是一部值得分析的电影。电影开头就给观众留下了悬念,格桑是否被营救,接着项莉留在了阿里,为了救助得心脏病的书记,不惜千里迢迢一路追寻,途中遇到泥石流雪崩,运用特效制造的逼真的灾难场景,更让观众的情绪和感情达到了高潮,为观众设下的悬念就是他们最终是否会得到营救、又要如何脱离危险;随着故事的讲述,将一个个悬念解开,直至终篇,观众所期待的结果才被呈现出来。(www.xing528.com)

第二点是观众面临许多空白和未定点,观看时不得不多动脑筋,故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还是用《极地营救》举例说明,在影片中,还使用了插叙的手法,当观众看到项莉在医院为患者动手术时,就会猜测,这时的项莉是在阿里还是在广州;当影片交代项莉在阿里时,观众又会猜测,项莉为什么会出现在阿里,是因为和格桑结婚后留在了阿里,还是因为格桑遇难,她为了接着寻找格桑而留下。在故事没有讲述完毕时,观众在不停地猜测,不停地动脑筋,最后得到答案。

不管电影采用哪一种叙事角度,都是要更好地讲述故事,让观众更好地接受。对于中国灾难电影来说,叙事视角更是为了帮助叙事者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同样,不管是哪一种叙事角度,只要运用得当,也都能够传达叙事者要传达的道德和伦理。《紧急迫降》传达的是团结、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唐山大地震》传递的是母女亲情,而《极地营救》传递的是为救他人生命而敢于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中国自古以来都在宣扬的传统伦理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