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电影发行决定了电影作为商品进入放映市场的速度,也是电影制片和电影放映之间的纽带。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的发行模式都采用“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模式,也就是由中影公司定额收购国产电影,再统一逐级发行,形成了由中影公司—省—地市—县的四级发行模式。在该模式之下,电影的发行呈垂直状态逐级进行,所以,发行的效率低,利益的分配也由上一级发行部门决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状况,提高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性,激发电影市场的活力,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又通过发行相关文件和意见把控电影内容和电影发行。在1993年1月5号下发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国产故事片的发行和电影票价进行了新规定,国产故事片的发行跳过了中影公司,由制片单位直接向地方发行单位发行;对电影票的票价进行了原则上的开放。
这就打破了中影公司在电影发行方面的垄断,将发行权下放,使得制片单位也有了话语权。这个文件虽然解决了中国电影业的一些顽疾,但是依然存在问题,比如,对于地方电影发行,制片厂要和各个地方发行单位进行洽谈,这就意味着发行的成本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虽然该规定对于电影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依然没有彻底解决电影发行的问题。
于是,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于2000年6月6日和2001年12月28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2000〕320号)和《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文件针对电影业改革再出新招,从两个方面入手,调整了产权的结构,试行股份制,确立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
(一)国有电影发行公司
21世纪以后,中国电影市场不仅对国产电影的发行做出了改革,对进口影片的发行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在2001年底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细则中明确了对于进口影片的发行业务的拓展,并建立两家进口电影发行公司,其中一个是中影公司原来的进口影片发行公司,要对其进行现代化企业的改革;另外,又将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由国有资本控股可吸收非国有资本参股的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www.xing528.com)
为了能够实现建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的目标,在2003年8月8日经过一年的筹备成立了“华夏电影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由原电影局局长刘建中担任董事长。“‘华影’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由19家企事业单位投资组成,其中中国广电集团是最大的股东,占20%的股份,另外三家主要股东分别是中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和长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华影”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中影”对于进口影片发行的垄断地位,还使它们增加了竞争意识,提高了电影发行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
(二)民营电影发行公司
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电影管理条例》,为了能够满足国产和进口电影的市场发行量和需求,该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规定:“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批准的,发给《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应当持《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该条例的规定实际上就是国家开始允许民营电影发行企业的成立。
2002年,我国第一家通过广电总局批准后,颁发“电影发行许可证”的民营公司出现了——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此后,该公司更是拓宽了公司的融资渠道,为后续的电影发行提供了保障。
院线制的实行将以往繁杂的步骤简化,因为实行院线制就意味着发行公司和制片公司直接向院线公司提供影片,给民营发行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电影发行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针对中小成本的电影发行,但是,由于他们观念新、营销方式多,很快在电影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丰富了国产电影的发行渠道。
经过改革,2002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总收入约为9亿元人民币,改革初见成效,民营电影公司发行的电影有24部,票房收入约为4亿元人民币。对于民营发行公司来说,2000—2003年是一个大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仅在电影票房的数据上取得全面成功,更是为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做出了贡献,打破了垄断,活跃了电影市场,获得了认同,这些对于日后中国电影市场化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2003年开始,进一步放宽了电影发行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