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基本情况及电影传播学书籍

新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基本情况及电影传播学书籍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段时间,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一方面,接管和没收了原日伪统治和国民党统治的电影制片厂;另一方面,又成立了新的电影制片厂,所以,电影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制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非常奏效,既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起到了改变电影消费市场局限性的作用。

新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基本情况及电影传播学书籍

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段时间,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一方面,接管和没收了原日伪统治和国民党统治的电影制片厂;另一方面,又成立了新的电影制片厂,所以,电影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在1946年接管了东北的日伪电影企业“满映”,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又建立了八大电影制片厂,并于1949年成立了中央电影局,完成对电影的审查和发行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开始趋于完善,有了专门的管理和发行机构。

还需要注意的是,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起源地,原本就是私营电影厂的发迹之地,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还要正确地改造这些私营电影厂,主要措施就是公私合营

将私营电影厂全部变为国营的事业单位,这对当时的私营电影厂来说是救命稻草。因为,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之后,私营电影厂的境地已经十分困难,也只有公私合营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此外,全国呈覆盖性趋势建立了电影发行公司,有关电影运行的方式则采用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方式,国家既是投资人也是生产者和购买者。这种制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非常奏效,既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起到了改变电影消费市场局限性的作用。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覆盖到全中国,也使得电影变得大众化,让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到电影带来的艺术性。

“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场灾难,中国电影注重的不是审美和娱乐,而是加上了“革命”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化大革命”的余温彻底消散,中国电影也开始一波“解禁”的风潮,不仅如此,此时的电影创作更加注重发挥电影的艺术特性。“文化大革命”让整个文艺作品领域进入了创作的匮乏阶段,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开始创作“伤痕文学”,电影也受到了文学的影响,有了“伤痕电影”。而电影的发行量也大幅增加,彻底摆脱了八个“样板戏”时期的匮乏状态。

从电影发行的数量上来看,仅1978年一年的发行量就很可观,发行了451部故事片,总收入9亿元,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是一派繁荣的景象。(www.xing528.com)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电影业的收入很是可观,于是,中国电影业也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时期,一方面,快速地恢复电影生产,调整影片导向;另一方面,就这个迅速发展的行业进行治理和整顿工作。

电影的发展势头在“省省办电影厂”的号召下越发明显,在全国新建了很多小型的电影制片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潇湘”“广西”“内蒙”“天山”“山西”。

但是,由于新中国经济、技术各方面还比较落后,而电影产业却出现一味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电影制片厂,还出现在与电影相关的洗印厂、电影机械厂甚至是电影胶片厂。

导致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技术的落后,以及缺乏对于电影艺术的认识和应用,产销脱节。在电影制片厂的模式设置上,更是全盘照搬苏联,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重复投资、低效运作。同时,电影厂进入了很多非生产必要的人员,却缺乏专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