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1980年,出版了德文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该书对于“沉默的螺旋”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假说被提出之前,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在1965年的联邦德国议会选取中,最有竞争力的两方是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联合。在竞选过程中,双方的支持率一直不相上下,但是最后的投票阶段,后者却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前者。
为了找寻这其中的原因,诺依曼开始对选举期间所有追踪调查而来的数据进行了再一次的分析。通过这次分析,诺依曼发现,虽然在这次竞选中,双方的支持率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越来越多的选民认为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联合体会取得最终胜利;最终,到投票阶段,这个想法成为了现实。通过该结论,诺依曼认为,导致人们在最后阶段改变主意的原因是:选民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周围的意见环境左右了选民的个体意见。最终,形成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传播活动中,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会感受到自己的意见是少数的,怀疑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害怕被占多数的另外一方报复或者孤立,所以就选择隐瞒自己的意见,甚至会因为趋同心理而表达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
“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是以下现象:如果人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意见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认可,就会非常自信、积极主动地表达意见,也正因为大多数人都很支持,所以这类观点就会更容易被扩散;反之,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不受欢迎,甚至遭到多数人反对,由于害怕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或者排斥,就会选择沉默或者趋同。而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沉默的一方因为另一方的迅速增势而被打压,甚至消失;不断地循环发展下去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增势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沉默一方则恰恰与之相反,这个过程呈螺旋式发展。
用“沉默的螺旋”对大众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受到最大影响的应该是对舆论影响的环节。“沉默的螺旋”也证明了其在舆论形成和引导舆论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证实了大众传播舆论的形成与“意见气候”有直接的关系。(www.xing528.com)
社会信息通过各种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而当众多的大众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一致或是相似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反复,更加有利于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而当这些信息不断积累以后,就会作用于传播效果。而此时,也为受众营造出一种舆论氛围,由于一些受众因为害怕意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而被社会孤立,则会采取趋同的做法。“沉默的螺旋”再次印证了通过大众媒介的强调,意见与生俱来地带有了公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更加容易被大多数受众接受,也会营造出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舆论环境。
在对于电影选择时,大多数的受众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摒弃那些和自己预设不符的电影,但是受众在选择的过程中,常常也会表现出“沉默的螺旋”造成的现象。比如,对于大众都津津乐道的电影本身并不喜欢,但是为了能够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不被他人排斥,即使该电影不被自己喜欢,也会为此去观看电影。
在已经上映的电影中,会很快形成很多评价,而这些评价中经常会是对立的,通常多数受众支持的评价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电影的制作阶段,电影传播者会选择当下有人气的导演和演员,目的就是能够利用导演和演员的影响力奠定大多数受众的支持地位,从而引导电影受众对于电影的支持和导向。在中国电影中,不乏高票房、低口碑的电影,比如电影《十面埋伏》《无极》等作品。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通过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对电影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相似的观点:其一,两个理论的分析都强调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这两个理论手法,可以控制受众对于现实的认知;其二,权威话语权会对受众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这一点上,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其三,电影对于受众的影响不会随着电影观看行为的结束而结束,观影之后,依然会受到人际传播的影响,从而形成趋同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