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在人际传播中最为活跃,相比较而言,大众传播的反馈并不明显。有了反馈的加入之后,打破了过去线性传播模式的研究,让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角色开始互相转换,而大众传播中有了反馈,也就可以对传播效果进行有效的了解。反馈的概念已经提出,成为传播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元素。
“反馈”一词最早并不是出现在传播学中,而是用于电子工程学的概念,用来表示信号通过电子放大器输出以后再回到输入一端的情况。由于传播学的融合性和交叉性,融合了很多电子工程的概念,除了反馈以外,还有编码、解码、噪声的运用。
“麦奎尔说,反馈一般是指传播者获知关于其预期的接收者是否和如何真正接受了讯息的过程。”[2]在传播学中,反馈主要指的是受众对于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做出何种反映,传播者在通过受众做出的反映来衡量传播的效果,从而推测受众的需求和接受心理,再对传播的信息、方式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改变,以满足受众的接受心理,最终能够完成传播者的意图,更形成了大众传播模式的循环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媒介的不断发展,电影传播的反馈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电影的反馈渠道不但需要传播者建立,更需要受众参与才能够实现。我国的电影反馈从电话和观众来信的方式开始,但是,有效反馈率极低。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电影反馈开始有了有效的渠道,比如受众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对电影进行评价。但是,由于反馈渠道和受众的特性,以及反馈所具有的特点,反馈的有效性都值得商榷。
反馈具有被动性。反馈是电影受众的一个主动的行为,受众通过观看电影,将自己的意见、想法通过反馈渠道进行展示。但是,受众真正主动对电影进行反馈的绝对是少数,所以,对于大众传播的反馈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反馈还有一定的延迟性。受众对于电影的反馈是非常灵活的,具体表现为受众反馈渠道的灵活、反馈时间的灵活和反馈形式的灵活。受众对于反馈时间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滞后性,也就是说,受众的反馈活动不一定会在观影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通常情况下,反馈时间都会出现一定的延迟,这又给传播者对于受众反馈效果的研究增加了难度。
电影的影响力度大、范围广,电影受众的群体广,每个群体的受众人员构成复杂,加之每个受众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就让反馈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不同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对电影内容意义的理解产生出不同的感受,这些都会影响受众反馈的内容。
对于传播者来说,如何在差异性极强的受众反馈中选择有效反馈,就成为了又一难题,传播者需要从不同受众的背景、文化、性别等特点中找寻有效信息进行客观分析。(www.xing528.com)
也正因为受众群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想要对所有的受众都进行反馈调查是不可能的,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对受众进行群体性研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一定的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代表这一群体所有受众的反馈。这种做法反映了受众带有一定的典型性,要使得选取的样本足够典型,就要在样本归类和筛选的时候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在大众传播的所有模式中,基本上都使用了反馈的概念,对于传播者来说,反馈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归纳起来,反馈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检验电影是否达到传播的效果,以此作为改进电影内容等方面因素的依据。
电影传播者非常关心电影的传播效果,因为这决定着商业电影的票房,虽然,当下吸引受众提高电影票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作为电影传播者来说,依然将受众传播效果放在重要的位置。
受众的反馈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话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在电影传播中,受众反馈更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电影传播的反馈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
【注释】
[1]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