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传播学:电影受众理解差异

电影传播学:电影受众理解差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意义也会影响受众对于电影传播的接受和理解。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电影作品,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的受众都会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做出解读。个性结构强调的就是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喜好,以及受众的知识结构、对于电影内容的熟悉程度,这些都是制约受众理解电影内容的因素。

电影传播学:电影受众理解差异

电影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讯息的发射端由电影传播者进行编码,受众在接收端对讯息进行解码,实际上就是对传播者传播的讯息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对于电影而言,这个过程就是受众接受的过程。但是,对于不同背景的受众,对于讯息的解读也会出现差异,即便每个受众通过同样的接收方式,接收的是同一内容。

之前提到过意义传播,电影实际上就是在传播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受众都会有属于自己理解的意义,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传递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在电影传播中,传播者通过画面、声音符号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义,但是,传播者的意义会因为符号的多义性,或是受众的理解程度等原因造成意义不能够有效、正确的传达。

情境意义也会影响受众对于电影传播的接受和理解。情境意义指的是传播过程中,对整个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对于电影来说,受众的接受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比如,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时候上映具有爱国情感的抗战题材电影,受众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更加容易与传播者产生共鸣,对于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也会更加准确、完整地被接受。

总之,符号本身具有意义,但意义又存在于传播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当中,所以,对于受众接受来说,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和复杂性,再加上受众本身的复杂和多变,使得电影受众对于内容的接受更加不可捉摸。

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电影作品,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的受众都会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做出解读。这说明,符号本身带有的意义和受众接受理解的意义也不一样。(www.xing528.com)

究其原因,就要提到符号的模糊性。符号的意义是人为创造的,所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对于受众来说,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于同一个符号的理解就会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去解读,就会造成意义的偏差。

除此之外,受众对于意义的理解程度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都会影响受众对同一符号的理解。对于电影来说,任何一个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电影中的符号又会因为电影内容、基调产生特殊的意义,所以就需要受众根据对整部电影的理解来明晰符号的意义,又对受众的理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方经典的受众理论对受众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比较著名的理论有个人差异论和社会分类论。个人差异论认为,根本不存在统一不变的大众传播的受众,这一理论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受众是由个体组成的,而每一个个体的经历和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造成受众的审美、心理结构、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大众传播的认知也就不同。

上面所有的对于受众影响因素的分析,都离不开个性结构的影响,甚至个性结构直接作用于受众对于电影的感知和理解。个性结构强调的就是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喜好,以及受众的知识结构、对于电影内容的熟悉程度,这些都是制约受众理解电影内容的因素。受众的知识水平不仅包括所取得的学历,还有对于事物的认知的不同,高学历的受众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会更加全面,会做出相对比较正确的判断,而低学历水平的受众则相反。

另外,“固执的受众”又告诉我们,受众是一个很难被劝服的群体,尤其是对于他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如果想要借助电影传播媒介改变受众既有的价值观和认识态度,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些又关乎受众心理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