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会制度和观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电影创作也要适应社会体制、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按照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来选择电影内容。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电影传播的内容实际上也是一定社会倾向的反映。
“社会倾向”既包括对于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包括对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映。对于我国来说,电影扮演着教育和宣传的角色,和报纸、广播、电视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宣传渠道,也有着纪实性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电视还没有在我国推广,加之战争对于电视行业的摧残,我国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用来记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英勇献身精神。可是,这一类型的电影在属性上,既可以说是纪录片的开端,也可以说是为了达到新闻的记录和宣传目的而创作的。因为,新闻纪录电影既具有新闻最基本的真实的特性,又保持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管如何定性,都可以看出,新闻纪录电影满足了反映真实社会现实的要求。
虽然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内容不一定真实甚至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这不意味着电影内容完全虚构,或是为了追求艺术性而丢失基本的逻辑。相反,电影内容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并且符合社会背景和现实社会的逻辑,还要反映一定的价值观,这也是电影逼真性的体现,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让受众接受。比如,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人物的服装、道具、对白就都要符合那个时代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够让受众接受故事中人物和情节。(www.xing528.com)
在世界电影史上,也能看出通过对电影的内容分析,可以判断出社会倾向的特性。20世纪10年代,意大利在飞速发展下已经成为了年产量仅次于美国的电影大国。但是,后来在墨索里尼的统治下,电影彻底沦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拍摄了教条、宣传、逃跑主义的喜剧电影,这对于意大利的电影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导致原本欣欣向荣的意大利电影产业停滞不前。在墨索里尼统治期间,意大利电影主要集中在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宣传片,宣传的核心内容是法西斯主义;第二个类型是“白色电话片”,白色电话只有富裕的家庭才能够使用,所以,“白色电话片”就是以奢靡生活环境为背景,讲述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片;第三个类型是“书法派”实验片,这类影片比较注重电影美学,而不重视电影内容。从以上电影类型可以看出当时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倾向,在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之下,大众媒介都在进行颂扬,但是现实生活却不尽如人意,贫穷、饥饿、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使用内容分析法来研究电影,可以研究和判断出社会现实,也可以了解当下电影发展的趋势,对于电影的传播者来说,可以帮助电影创作的选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