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被广泛运用于媒介内容研究,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再到新媒体的研究,都离不开内容分析法。而最初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媒介内容研究的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既可以研究文字内容,也可以研究媒介内容,也就是广播、电视和电影的内容。所以,从材料的性质来看,内容分析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形态的资料。如果从材料的来源来说,内容分析法可以适用于专门材料,比如,为了完成某一特点研究目的访谈记录、观察记录等形式的材料;也适用于一些现有的材料,比如日记、作业、教科书等形式。
内容分析法既可以侧重于分析材料的内容,也可以侧重于分析材料的具体的论题和含义,还可以分析材料的结构,以及在时空上的某些特性。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的对象不受打扰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因为一般情况下研究对象都不是个人而是文本,这就使得研究对象不具备主观性,所以,研究结果就不会因为研究对象而造成主观性影响。
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被广泛使用,尤其被用来研究在某个时期的媒体内容或是媒体再现的手段,从而得出当时背景之下传播者的态度和传播特征。
在媒介研究中,内容分析法适用的范围总结如下:
第一,可以用来研究媒介的内容、媒介再现手段及其特征和趋势。比如,研究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形象或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电影色彩、造型、镜头的使用,这些都是对于媒介内容的研究。
第二,可以用来比较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介之中表现的内容差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对于湖南省洪灾事件的报道和《人民日报》对于该事件的报道;还可以研究在同一个媒介之中,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内容分析法的使用常常伴随着对比研究。
第三,可以用来研究媒介的再现手段,从而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观念,也就是研究媒介展现出的真实和现实原本的真实之间的关系。比如,研究我国的婚恋节目,从中得出当下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从而总结婚姻观念的变迁。
第四,内容分析法还可以用来研究媒介对于某一群体或是话题的态度。比如,电影、电视对于日本人形象的塑造,媒介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等。(www.xing528.com)
(二)研究的过程可以重复
在对大众媒介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常常会针对某一话题或者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研究,使用统一方法进行抽样和数据统计。也就是说,使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不同媒介的同一研究对象,更加适用于比较研究。比如,对于某两个电视台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两个电视台所有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筛选出来,然后根据报道的主题、内容、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也可以被用在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现状和意向等方面。
(三)非结构化程度高
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比较典型的结构化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需要有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案;非结构化则相反,不需要标准的程序。抽样的方案、样本、测量工具等中途也可以更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内容分析法。
从非结构化的特点可以看出,在使用内容分析法的时候,需要研究者灵活应变,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变化,在研究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需要注意样本的选取,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各种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操作简单,而且比较节省人力和成本。内容分析法最终结果是要经过统计,之后得出大量的数据,形成表格,再据此得出结果,所以,内容分析法的结果具有描述性的特征。
内容分析法较其他研究方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在研究过程和结果上内容分析法有很大优势,所以比较适合研究的对象是一些媒介内容比较明确和显性的,而对于比较隐性的、概念化的研究就不擅长,比如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意义。
其次,对于内容分析法的使用,常常是建立在大量的取样和编码的基础上,所以,如果样本过多,对于媒介内容的编码就会非常的烦琐。
再次,内容分析法所研究的媒介内容一定是被记录或是被流传的,如果研究的媒介内容是研究者不能获取的,那么就不能使用内容分析法。
复次,内容分析法的编码过程是人为的,再加上媒介研究的内容总量很大,所以在该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人为性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内容分析的结果。
最后,内容分析法是对媒介内容的研究,所以,更加适合对于表面现状分析和研究,而不适合于研究因果关系,所以不能被用于解释性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