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通过对符号的运用,承载着传播者对意义的把控和传播。以电影《黄土地》为例,分析其诗一样的结构和语言,会发现在简单的画面中,蕴含着厚重而深刻的意义。
顾青来到翠巧家,在窑洞里,这也是顾青第一次与翠巧爹、翠巧和憨憨的对话。这场戏不仅是从客观上再现窑洞的内部景观,更是交待翠巧家的情况以及翠巧爹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是为后面的故事情节进行铺垫。屋内灯光昏暗,人物的脸看不清楚,忽隐忽现,主要人物沉默寡言,整个气氛令人窒息。当顾青说今天遇见的那个结婚的女子还小时,翠巧爹不屑地说:“啥?小,六月就十四了,小?”翠巧爹是封建思想坚决的拥护者,固执而虔诚地坚守着对文化传统的信仰,拒绝一切文明的启迪。在昏暗的灯光下,翠巧爹满脸皱纹,犹如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表情木讷,一点不像47岁的壮年男人。这一形象包含了太多作为父亲的辛酸,也是那个年代、那片土地上“父亲”形象的真实写照。
父亲每天辛勤地耕种那片黄土地,却又赶上大旱。顾青前去帮忙时,翠巧爹吃力地赶着牛犁地,而顾青赶牛却是那么轻松。翠巧爹也跟在顾青身后撒种子,这时,一个仰拍镜头,苍凉的大地上三个人、一头牛在辛勤耕耘着;还有远景,起伏荒芜的黄土地几乎占满了画面,三人一牛的队列缓缓从上端的地平线上走过,在夕阳的余晖里,他们渺小的身影融化在天地之中。影片通过人与土地的画面传达出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与土地的依存关系,黄土地是民族的发源地,黄土地是衣食来源,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祖祖辈辈。第二层含义是表现落后、原始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社会的落后和贫穷。第三层含义是表现中国的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写照,这种循环往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滋生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求变求新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另外,小农经济培养了小农意识,没有抱负和进取心,容易满足,安于现状。这些物质和文化的因素也许就是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翠巧和憨憨是新思想的接受者,影片对可能是被启蒙对象的翠巧、憨憨赋予了复杂的感情。当翠巧看到顾青自己做针线活时,就对“公家人”的生活开始感兴趣,她得知公家的女子是将辫子剪了。当翠巧送顾青时说想和他一起走,剪头发也没事,最后决定离开家去找“公家”,也将自己的头发剪短。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中,头发对于女子很重要,是不能剪去的,而翠巧却连自己宝贵的头发也肯剪去,就说明她已经接受了新的思想。这个导火线就是父亲将她嫁给了一个手奇黑、长相让翠巧步步后退的老男人,这时的翠巧已经知道了反抗并且付诸行动,虽然最后还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她已经迈出了走向幸福的第一步。顾青的到来对他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翠巧对顾青的感情可以解释为简单的爱情,更是一种对文明的向往、对顾青所代表的新世界的向往。这种年青一代对未知的好奇和向往的情绪是构成近代以来革命的巨大动力,从最后憨憨问翠巧是不是去找顾大哥的时候,她一口否定并说要去找“河对岸的八路军”可以看出,八路军的诱惑远远超过了顾青本人,顾青所描绘的生活方式是翠巧驶向河对岸的真正动力。而翠巧也用“割发”这一举动表明了对河对岸的文化圈的认同甚至主动臣服的态度,用行动表明了自己与旧的父权制度决裂的决心。但是影片中的翠巧却被安排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她没有获得解救,在投靠八路军的路上,翠巧被生养她的黄河吞没。对于这个结尾,陈凯歌的解释是:“能够孕育一切的,也能够毁灭一切。”“重要的不在于表现她的死,而在于写出她身后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她所向往的那个乌托邦,那个模糊了性别概念的河对岸的八路军,并没有解救她——“组织也有组织的规矩”。这意味着又一个符号秩序已经建立,对这个秩序的描述,导演并没有进一步写实地揭示,只把画面止于翠巧这个被启蒙者摸索的道路上。“这个结尾可以留下无限的空间,同时还有一种向‘未来文明’献祭的意味。”[4]
“腰鼓”“求雨”这两场戏,像是一次两种文化圈的较量,并且明显地暗示了导演的倾向。顾青所代表的解放区是一种类似桃花源般的构建,它是文明而高级的。穿插的解放区生活的镜头色调明丽、节奏欢快,后生们的腰鼓像是一种源于文明的诱惑,更像是一种文明的炫耀与示威。“这两场戏……腰鼓表现的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觉悟的力量,求雨表现的是盲目的力量……我们想使这两场戏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个民族,既可以热情奔放地打起腰鼓,也可以麻木愚昧地祷告天地……”。[5]在求雨的队伍中,依稀出现憨憨的形象,当人们簇拥着举起龙王的像时,镜头切向相反方向,顾青出现在画面中,而这个时候,只有憨憨注意到顾青的到来,并且朝与众人相反的方向奔跑,他是在奔向顾青,也是在奔向文明。而顾青的再次到来,如同第一次来,为了突出这种重复,两次来的情景和画面故意雷同,同时也预示着,他还将离去,古老的黄土高原又将恢复以往的平静。
【注释】
(www.xing528.com)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孔都.谈《黄土地》的概括性电影形象——在“青年导演摄影影片研讨会”上的发言[J].电影艺术,1985(4).
[5]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