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要追求其艺术功能,还有被运用的目的性。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电影语言传播讯息,完成议程设置;对于受众来说,通过电影媒介接收信息,并形成一定的认知,从而影响受众对事物的判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为了传播民族文化,通过电影媒介来完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实现塑造民族形象、构建民族认同,甚至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一)塑造民族形象
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并且特殊的群体,聚居在特定的区域之中,人们对于他们的接触和了解的途径有限,又疲于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去了解和感知这些未知的人与物,所以,媒介就成了大众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又因为电影媒介的娱乐性,受众也更加倾向于选择该媒介接受信息。从传播者的视角来看,想要让受众了解一个民族,电影媒介也是首要选择,因为它传播的范围广、影响面积大。
以彝族电影为例,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从聚集地可以看出,多是山区以及比较偏僻闭塞的发展滞后地区,所以,一般大众很少有机会和他们接触或产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扶持拍摄了一系列的优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给受众了解彝族文化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电影,固化了少数民族形象。就彝族电影中的形象来看,人们通过《阿诗玛》了解到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形象,通过《花腰新娘》了解到彝族坚韧的性格特征。这些形象确实能够反映彝族的少数民族形象,但是,这些形象是个体化的,在不同的电影中,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和传播效果,会将某个形象夸大,常常会突出彝族的某种特质,而其他的形象和特质就会被忽略。所以,通过电影创作出来的民族形象往往具有个性,却缺乏广泛性。
彝族电影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经历了“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后和新千年以后三个时期,不同时期对彝族形象塑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十七年时期”的彝族电影,更加侧重于塑造彝族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自立的形象;改革开放以后,更加侧重于塑造彝族英雄的形象;新千年以后的彝族电影更加注重于塑造普通彝族人民的形象,目的在于宣传彝族文化。不同时期的彝族题材电影,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缩影,而对彝族形象的塑造也受到了这些时代因素的影响,电影更加侧重对典型环境和人物的刻画,却没有着眼于普通化、生活化的整体环境和人物。虽然这样的环境和文化更加能够适应受众的猎奇心理,但是,受众通过媒介的塑造,接受了比较固化的彝族人民的形象,这种形象是片面的、不够客观的。新千年以后的彝族电影,开始慢慢将视角着眼于普通的彝族人民,将彝族的婚嫁、刺绣等习俗和文化融入电影内容中,甚至开始产生符号化的隐喻意义。总之,彝族题材的电影除了应该具有满足非本民族观众奇观性的娱乐意义外,还应该纪录和反映少数民族真实的生活状况。
从传播效果来看,彝族题材的电影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建立在讲述彝族文化的基础上,塑造正面的少数民族形象,歌颂本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会美化彝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会放大那些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但却没有与时俱进地表现和完善本民族的形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彝族电影中的彝族形象和真实的彝族形象是脱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中的形象是虚假的或是被扭曲的,而是指电影对于彝族形象直白、简单、表面的表现。虽然在新千年以后,彝族题材的电影已经将表达的重点放在了民族文化,以及城市化、现代化对于彝族人民生活的冲击上,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电影没有适应受众对电影娱乐性的需求。
彝族题材的电影产量不高,在仅有的电影中对于彝族形象的塑造又不够全面和与时俱进,再加上缺乏娱乐性,所以,受众很难提起兴趣去彝族电影中找寻属于彝族的民族形象。甚至在受众通过某一部电影对民族形象形成认识以后,就会固化对这种形象的认知,最终影响受众从电影媒介中获取彝族形象的效果。
(二)构建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除了给其他民族受众观看以外,本民族也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无论是哪个受众群体,都在通过电影来构建民族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Identity)在西方文化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是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更喜欢对它进行研究。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可以用来解决“我是谁”这样的问题。
身份认同的原因在于文化主体的不同,从主体的个体属性、历史文化和发展前景来实现认知。这也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追寻其个体和群体身份的复杂、动态而长期的建构过程。(www.xing528.com)
在汉语中,“民族”被赋予了两层含义,除了“少数民族”的“族群”概念以外,还有一个“国族”的概念,也就是“中华民族”。彝族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族群,在多民族的国家中,族群更加希望实现民族认同。因为,少数民族靠着族群中共同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心理的依靠,在族群中会产生集体认同,会对族群的文化产生共同的认知。
乔治·利普茨认为:“媒介同时向孤立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个体受众提供了一系列共同的图像和文本,将孤立的个人联系起来,构成了一种集体的文化记忆和集体体验。”[7]从上述表述中来看,电影对于彝族的身份认同,就是电影通过电影语言的表达和叙事方式的运用,营造一种共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文化,从而给受众提供了一种身份体系。
首先,彝族题材的电影不断强化着彝族文化,或者说,传播者借助电影这个媒介,完成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图。电影通过对彝族族群的风俗、仪式等文化的叙述,描述了彝族独有的文化特性。
电影《神秘的旅伴》讲述了边境地区在复杂局势之下,边防官兵和少数民族一起与敌特分子抗争,保卫祖国边境的故事,目的是为了突出军民团结一心反特的主题;《阿诗玛》以爱情为线索,依然反映彝族人民对压迫阶级的反抗。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是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彝族电影,一方面是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彝族英雄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对彝族民族精神的高度赞扬;而另一部彝族题材的电影《奇异的婚配》则集中反映了云南彝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和生活变化。电影《花腰新娘》巧妙地将彝族婚俗文化和一个现代感十足的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美好的爱情故事,很好地展示了彝族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又不乏对云南花腰彝族与众不同的风俗的展现。“这些影片往往以少数民族的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依据,赋予指认性的民族景观和歌舞仪式,再现本民族历史,塑造民族英雄,在召唤集体记忆的同时构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8]电影通过对彝族的民族精神和生活习惯,甚至是一些对该民族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的构建,进一步加深了彝族的族群身份,目的是让他们从中意识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具有该民族的身份,才会让他们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其次,从受众的接受层面来看。彝族题材电影表达的内容来自于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成熟而又悠久的文化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和象征符号,本民族的歌曲舞蹈、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信仰早已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和固化。电影通过不同故事的创作和传播,将上述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和象征意义进行不断强化,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来看,受众将这些视为该民族特有的象征,既象征了该民族的荣辱和兴衰,同时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元素。本民族的受众群体,通过电影对彝族文化的不断传播,开始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并且以此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继而开始主动融入民族文化之中,并且用彝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主动融入彝族的文化群体之中。
最后,从应用层面来看。彝族题材的电影通过对民族英雄故事的表达,来塑造和构建彝族文化的身份认同。英雄形象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每一个族群也都愿意接受和相信英雄人物所带来的族群的价值观念。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族群以后,就会理解和接受属于该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且用行动来维护民族文化。比如,彝族的服饰文化、刺绣文化,这些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该民族中个体的继承与热爱。
电影对本民族构建了身份认同,同时也对其他民族的受众和整个社会构建了属于这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加深了受众对彝族群体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浅显的。
(三)传承民族文化
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可以借助多种方式,但是,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类型,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性;同时,从电影的艺术特性上来看,电影以声音和画面作为载体,更加受到受众的喜爱,被接受度更高,所以,利用电影进行彝族文化传承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彝族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厚重而丰富的彝族文化,电影也担负起通过镜头找寻民族文化中的光辉和智慧的任务。电影除了娱乐性以外,还有记录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拍摄的各类彝族题材的电影,都在记录着属于这个民族的点点滴滴,更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彝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变迁。尤其是对于彝族婚嫁、饮食、服饰等方面直观的描写,全面地记录和展示了彝族文化的内容;更希望能够在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的情况之下,将电影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平台,引起人们的重视,让更多的受众了解、熟悉彝族的文化特性。通过对彝族生活状况的表现,来还原彝族人民各个时期的生活状况,同时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当中。
彝族题材的电影以彝族文化作为依托,凭借电影的艺术表达特性、已有的资源以及大众媒介的优势,成为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通过电影的视听表达特性,展现了彝族人民美丽的生活环境、坚韧的民族特质、特有的民族习俗,让更多的受众通过电影了解到了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更能够起到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