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电影传播过程模式

大众电影传播过程模式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播过程的要素在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之前,需要探讨的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这种传播模式出现在早期的传播模式研究中。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在理论上,又涉及信息论、系统论的内容,申农—韦弗模式就是一个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模式。

大众电影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要素

在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之前,需要探讨的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例如,A对B说:“晚上去吃火锅吧。”B回答:“今天晚上我有事,明天去好吗?”上面的例子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与人协商的事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传播要素:一是A,作为对话的发起者,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二是讯息,也就是传播者所传播的内容——“晚上去吃火锅吧”;三是B,讯息的接收者,被叫作受众。那么,传播过程是不是只有以上三个组成要素呢?施拉姆认为,传播的要素至少有以上三个,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三个要素,比如,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就需要一个将这三个要素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或者渠道,也就是媒介。上面的例子实际上是一个人际传播的传播模式,A和B之间进行讯息的传播,传播的要素也比较明了和简单,但是,对于大众传播来说,显然只有这三个要素就不够了。

综上所述,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以下五个:

(1)传播者。也可以叫作信源、传者,指的是讯息的发出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源头和发起者。在不同的传播行为中,传播者在不同的传播类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际传播中,是点对点的传播形式,所以传播者是个人;而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也就是组织。

(2)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3]传播学中,“讯息”(message)一词和“信息”(information)总是难以区分,按申农的观点,认为信息的外延更加广泛,包含了讯息。讯息最大的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比如,在“快一点回家”这个完整的意义中,“快一点”就没有表达完整的意义;只有当“快一点”和“回家”联系在一起才能称之为讯息。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常使用的是“讯息”;在本节中,为了强调传播学中“讯息”的完整性,用“讯息”这个词来进行表达。

(3)媒介。媒介实际上就是传播过程中,联系各个要素的渠道,是讯息的搬运者。媒介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众传播系统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电子通信系统包括电话、电报,网络通信系统包括互联网;除此之外,还有书信等形式。

(4)受众,也被叫作信宿或者受众。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就是讯息的归宿,从讯息的角度来说,受众是讯息的处理者;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受众是传播者的传播对象。如果考虑到反馈因素,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就不再固定,而是会相互转换,尤其是在反馈机制非常活跃的传播活动中。以人际传播为例,传播者和受众要进行讯息的交流,也就是随时进行反馈,所以,传播者发出讯息,受众接收到以后经过讯息的处理,又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将讯息反馈给之前的传播者。

(5)反馈。反馈的意思是,受众接收到传播者的讯息之后,对讯息产生的回应,也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互动的基础。因为传播行为并不是单向的,所以反馈元素在传播行为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传播行为具有复杂性,所以构成传播行为的要素也很丰富,并不是上述五种要素就能够完全概括清楚的。只是在我们的下述的研究中,以这五个要素为基准。

(二)传播过程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是以一种简洁而又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具体而又形象的人类传播活动过程的理论描述方式。可以说,正确的认识模式对了解传播过程非常重要,因为模式是将复杂的规律简化的一种形式,让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直观、简单。

在传播学研究中,也伴随着传播模式的研究,许多学者建构了不同的传播模式来适应不同的传播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模式和理论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

除了需要研究探讨的大众传播模式以外,我们先梳理几种比较重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传播模式的贡献和联系,这对于全面认识大众传播有很大的帮助。

(三)线性传播模式

线性传播模式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一种直线传播,或者说是一种“有去无回”的传播过程。这种传播模式出现在早期的传播模式研究中。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表了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该论文第一次提出了“5W模式”,也被叫作“拉斯韦尔模式”:

该论文提出,“5W”是:

Who(谁)

SaysWhat(说什么)(www.xing528.com)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①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To whom(对谁说)

With what effects(有什么效果)

“5W模式”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科学分解了传播的过程,并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传播学的理论构架和研究的基本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但是,线性模式也有很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反馈,也就是将这个传播过程当作一种劝服性过程,只有传播者发出讯息,对受众产生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被固定了;其次,没有考虑到传播过程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再次,简单将传播行为分为5个部分,而传播行为却是非常复杂的,这种简单的划分不能将复杂性体现出来。

另一个线性模式来自两个美国信息学者——C.申农和W.韦弗,被称为“申农—韦弗模式”。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在理论上,又涉及信息论系统论的内容,申农—韦弗模式就是一个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模式。

这个过程模式也是线性的,由于受信息论的影响,所以传播者在这里被叫作“信源”,媒介被叫作“信道”,受众被叫作“信宿”。在该模式中,信源发出讯息,讯息通过发射器的编码被转换为信号,再通过信道进行传输,经过接收器时进行解码,将信号转换成讯息,最后传递给信宿。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也就是噪音——的影响,而“噪音”的概念也是申农—韦弗模式的一大特点,这个模式适应于通信过程,在讯息传播过程中,所有外界带来的干扰和机器的故障都被认为是噪音。信号会受到干扰,致使讯息出现失真、变形的情况;解决噪音的办法就是对重要的信息进行重复。

申农—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首先,该模式是由数学公式推演而成的线性传播模式;其次,该模式第一次创造性地设置了负功能因素——“噪音”。

在以上两种直线传播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直线模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传播过程模式,虽然简洁直观地表现出了传播的整个过程,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模式的明显缺陷:第一,由于直线模式趋向于一种劝服性过程,所以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被固定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该模式的第二个缺陷:直线模式忽略了反馈,而没有反馈意味着信源和信宿之间没有互动。

(四)循环和互动模式

由于线性传播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适应的传播过程比较少,所以,传播学者在不断地探索适应更多传播过程的模式。1954年,施拉姆发表的论文《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循环模式,这个模式的提出离不开C.E.奥斯古德之前的观点。

该模式与上文中提到的线性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将线性模式忽略的互动性放大。和其他的传播模式不同,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众,取而代之的是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传播行为的主体不再被固定。由此可以看出,循环模式将研究重点放在传受双方角色的转换而不是传播过程本身。

相对于线性传播模式来说,这些肯定是进步的,但是其缺点也是不能忽略的。首先,从该模式的特点来看,传受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平等关系几乎是不存在的;其次,该模式适应的是人际传播,在点对点的传播过程中才会有如此活跃的互动和反馈。因此,施拉姆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适应大众传播过程的模式。

施拉姆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与该模式相适应的是大众传播,和其他传播模式不同的是大众媒介和传播者,所以,该模式展现出了媒介组织。媒介组织的信息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比如记者采集到的新闻事实。信息输入后,媒介组织要通过译码来筛选出有价值的讯息,经过梳理和加工进行传播。

在大众传播模式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是对受众的描述,受众是一个无限大的群体,而群体又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受众就是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每一个个体都扮演着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的角色,在这个足够大的受众群体接收讯息之后,会产生可能的反馈。但是,大众传播的反馈相比人际传播的来说就要弱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