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传播学: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的探讨

电影传播学: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的探讨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电影的真实性之中,我们更多的是探讨电影内容和形式;而逼真性更多的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技术手段对电影场景的影响,不仅让电影更加逼真,也开创了新的电影题材和表现形式。(一)真实性说到电影的真实性,这里并不是特指纪录电影。因为巴赞认为,能够保持空间的真实性,这是深焦距和长镜头的最大功能,而蒙太奇却恰恰相反,它割裂了空间,是不真实的。

电影传播学: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的探讨

电影的真实性之中,我们更多的是探讨电影内容和形式;而逼真性更多的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技术手段对电影场景的影响,不仅让电影更加逼真,也开创了新的电影题材和表现形式。

(一)真实性

说到电影的真实性,这里并不是特指纪录电影。毋庸置疑,纪录电影在最大限度上想要表现事实,实现客观记录的目的,但也并不是说其他题材的电影就不具备真实性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故事也是来源于生活,电影屏幕就像一面镜子,受众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电影对于故事的选择有很多方法,可以融多个人的故事于一个人身上,也可以放大一个人物活动的某个细节作为故事情节。但无论如何,故事的本身都来源于生活。

电影创作来源于生活又要表现生活,用艺术形象作为表现的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在思想内容方面,电影作为媒介,首先表达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而在艺术表现上又追求不能有悖于现实的要求。电影真实性的表现,离不开当下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还有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所以,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全面细致、到位地认识现实生活,真实、细致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不背离现实生活本质的真实,甚至是比生活更具有典型性,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当人们不再满足摄影艺术对真实的记录时,开始着手创造可以动起来的摄影技术,也就是电影。所以说,电影的本性和它的巨大吸引力,就在于摄影形象的客观真实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真实,巴赞主张使用深焦距和长镜头,而不是蒙太奇。因为巴赞认为,能够保持空间的真实性,这是深焦距和长镜头的最大功能,而蒙太奇却恰恰相反,它割裂了空间,是不真实的。在此基础之上,纪实主义电影多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剧本在最大限度上追求表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第二,尽量多地使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第三,追求自然光,实景拍摄。

那么,到底什么是电影的真实性呢?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以记录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状况为主要内容。银幕上的画面就像是监控画面,没有太多的解说,偶尔出现的解说或者旁白也是简单的背景介绍,画面里是北京天安门前的游客、上海的茶楼、苏州的面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面孔在镜头前一一掠过。电影问世以后,就被指责不够真实,甚至被批判是政治上的别有用心。这里不去探讨政治问题,但是安东尼奥用二十多天的时间拍摄了一部长达三十多个小时的纪录电影,不得不让人怀疑电影对于人物、社会状况到底挖掘了多少,又如何去反映真实?还有的影片是根据现实生活、文学作品来改编成电影,比如电影《白鹿原》,影片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以白、鹿两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现北方农民的生存状态。清帝退位之后,全社会都在剪辫子,而“原上人”还在死守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剪辫子无疑成为了一场灭顶之灾。军阀强征粮食,白鹿原人将麦子付之一炬,将一年的收成还给老天;当白鹿原外的中国大地被战火包围,新的思想、新的文化被广泛传播之时,白鹿原却还在大动干戈地处理女子进祠堂的事情,这也是当时中国广大农民愚昧的具体表现,而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大地上时刻在上演。对于这两部电影,到底哪一部更加真实?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现实的描摹,未必就是真实,以小见大的表现也未必不真实,这些都来源于创作者对于电影反映主题思想的把握,又受到时代特征、政治政策、世界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中,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的电影特征,对于时代背景的结合,也是电影艺术真实性的一种体现。至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影艺术真实性的表现:

首先,故事要真实。这里所说的故事真实指的是故事情节要符合人物的形象。在电影选材过程中,会选取真实人物故事进行改编,比如《杨善洲》一类的电影;也会根据故事需要,通过移植、融合等创作手法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虚拟的人物。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去塑造人物形象,首先不能违背的是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它们都要符合故事情节发展。比如,杨善洲的人物形象,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不计得失,乐于奉献;而刘文彩处处搜刮农民的钱财,剥削农民,设水牢、喝人奶,这些情节的设置都没有跳脱人物形象的特点。

其次,故事中的场景、风俗、背景、状态要真实。这几个要素也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或者说就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对于风俗习惯的了解,创作者一定要置身故事发生的地点,充分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红高粱》和《菊豆》这一类型的电影,对于陕北黄土高坡上女性的穿着,其中头巾、棉鞋、棉袄、掉裆棉裤的表现,还有光秃秃的土地和黄土的自然风貌,这些就是一种真实性的体现。主人公生活在落后的陕北地区,被封建思想控制,这些又体现了故事的历史背景。而状态真实指的是人物或者人物生活呈现出的某种状态是真实的,这就和影片所设定的情境有关。如《霸王别姬》一类的电影,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之下,加之整体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欲望等因素的作用,人物展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体现为或奋不顾身,或沉迷于一时的愉悦。(www.xing528.com)

最后,情感的真实。对于情感真实的界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情感真实不是情感存在,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有情感的存在,受众观看电影时都会有情感的体会,也就是感受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感。在这些情感中,受众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体会到,但在电影情节的带动下,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情感。所以,情感真实应该是电影所流露出的与电影的内容、形式,甚至是意识形态所匹配的情感。那么,谁来决定情感是否真实呢?导演和编剧在创作阶段决定了电影情感的真实性,但是对于电影传播来讲,受受众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程度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导演要表达的情感是否能够完全接受就是一个问题,通常受众的接受度和传播者传播的内容是有偏差的,这其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

(二)逼真性

一般情况下,电影理论中涉及的逼真性指的是“电影具有以下属性:指即所指、视听结合、时空连贯性和运动感、每秒24格的真实。”[1]这个概念强调电影的动态性,把电影当作摄像技术看待,认为电影的本质是运动,那么,“记录”就是电影实现逼真性的一个方法。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逼真性就是接近真实,对于电影来说,就是画面、声音、故事情节、语言、情感等方面都要接近真实。我们把真实性和逼真性区别开来,要强调的就是逼真性更加趋向于电影视听效果给受众带来的真实感。比如,科幻电影中环境的真实性,这就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也是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典范。

上文中提到,电影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记录现实的需要,也是建立在摄像术发展的技术之上,换句话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撑,就没有电影的出现。1902年,梅里爱在摄影棚中拍摄了15分钟片长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这部影片的成功也使梅里爱迎来了事业上的巅峰,而影片构建了月球的场景,这在当时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的。但是,用“逼真性”的视角来看,影片的场景就太过粗糙了,和今天的科幻片是无法比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电影“逼真性”的不断发展。

电影通过镜头将现实环境真实地呈现出来,从壮美的自然环境,到色彩、声音的呈现,试图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说,电影的逼真性是受众对电影的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也是受众对于电影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更是受众从逻辑层面对现实层面真实的认可。好莱坞电影的逻辑模式,弘扬个人英雄主义,比如电影《2012》,逻辑层面上,一方面杰克逊和高登挽救各自的家庭;另一方面,诺亚方舟承载着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故事的逻辑非常清晰,也实现了对客观现实的真实体现。

从1980年开始,由于大规模使用电脑特技,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特技制作出逼真的环境和现实中的物体,甚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物体。3D技术让电影的逼真性越发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