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有效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有效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翠鸟》一课,教师充分借助课文例子,进行两次反复地学习、体会、模仿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对这种构段形式有一个比较清晰深刻的印象。生1: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翠鸟颜色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依据文本的段式结构组织教学,先抓住段落的总起句,了解到翠鸟有很多种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具体描写翠鸟颜色的句子,总结出作者的构段方式。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有效研究成果

小学的文章大多是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从整体上看,其思路都是有条理的、严密的。理清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作者的思路当中,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读懂作者的行文思路,使之成为学生作文的范例。

(一)把握文本线索,学习表达顺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渗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地点的转换顺序等)。为此,教师要立足学段目标,根据文本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文章的写作顺序安排得合理才能做到层次分明,适应表达中心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文找句中整体把握文本线索,再以文本的线索为阅读的切入口,在上下文的联系中随机渗透作者的表达顺序。这样的教学不仅有“读”的训练,更体现了“写”的思维,实现读写结合教学。

(二)依据段式特点,学习构段方式

学生在习作时做到言之有序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些段式结构,掌握构段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运用,逐步建立起段的概念。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段式)是要求小学生掌握的段落结构。例如,《翠鸟》一课,教师充分借助课文例子,进行两次反复地学习、体会、模仿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对这种构段形式有一个比较清晰深刻的印象。下面是《翠鸟》这篇课文的教学片段:

师:翠鸟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绿色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相关语句。

生1: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翠鸟颜色的多样性。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翠鸟身上到底有哪些颜色呢?(www.xing528.com)

学生自读思考圈画。

教师组织交流。

生:翠绿色、浅绿色、橄榄色、赤褐色。

师: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结构,描写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请同学们模仿作者的组段方式,将“这里的风景真美啊!……”补充完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具体。

师生交流。

《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地写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分别从翠绿色、浅绿色、橄榄色、赤褐色这几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颜色。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依据文本的段式结构组织教学,先抓住段落的总起句,了解到翠鸟有很多种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具体描写翠鸟颜色的句子,总结出作者的构段方式。根据构段形式,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完成小练笔“这里的风景真美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周边建筑环境特点、自然景物等方面,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美景写具体。从这一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紧扣阅读文本,抓住文本的构段特点,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在运用中尝试“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领会到这一段式的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掌握阅读与习作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 能力。

写文章是为了传情达意,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结构,学会合理组织材料,安排好写作结构,使文章言之有序。教师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善于分析阅读教学文本表达的特点,根据学生年段特征,形式多样地开展表达训练,充分挖掘学生阅读表达的潜力,有效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