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元中设计读写结合教学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全局性原则和循序性原则,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方向,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一)针对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单元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设计,首先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这是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的。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和学情,针对学生的学段、认知水平、能力、学习态度等,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评价,设计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读写结合教学。其次,需要找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结合点,即阅读材料能够满足习作的目标要求,习作能够对阅读有所启发,这是设计读写结合教学的前提。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单元主题为编排特点,阅读材料与单元习作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地对阅读材料进行迁移,将其应用于写作之中,仍然需要教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基于单元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设计,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结构、情感之外,还需要依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课文材料进行写作,教给学生在本单元写作中需要的写作方法、技巧、词汇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流程。只有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找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才能有效地将阅读中所学的技能技巧迁移到写作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全局性原则(www.xing528.com)
以单元为基础设计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既要把握单元的整体结构,又要注意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平衡单元教学与读写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局性的原则。首先,把握单元整体结构,需要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弄清它在整个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单元内部之间各篇课文之间的具体逻辑,尤其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具有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单元整体出发,掌握单元写作特点,确保能够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并使各篇课文和各个环节之间具有连贯性,承前启后。这是进行基于单元进行教学的基础。其次,读写结合包含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的内容,既需要横向把握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纵向熟悉各个年级、各个学期以及各个单元的阅读和写作的目标要求,清楚各自的教学特点,熟知课程标准对它们的要求和建议,从整体出发,在每个课时、每个单元都能实现教学目标,从而确保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阅读、写作和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的一个关键点。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阅读主题以及写作要求,要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写作和单元主题的一致性,确保单元中的阅读材料能够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启发。阅读为写作服务,写作为阅读提供依据,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写作和阅读目标,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全局性原则贯穿始终。
(三)循序性原则
以单元为基点设计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还要遵循循序性的原则,这是提高读写结合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每一个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的四个阶段。这要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教学,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相反,在学生尚未达到知识储备或者阅读写作能力缺乏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和负担,甚至使其对阅读和写作产生厌恶,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不同的学段对阅读和写作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在设计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最后,单元中阅读写作结合的课文之间要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在一篇课文之中实现所有的写作目标,更不能在课文中随意制订写作目标。位于单元前面的课文,可以制订简单的写作目标,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逐步提高课文中对写作目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