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要紧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普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入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认为当代音乐学科育人的根本价值应该体现在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审美感知三个方面,体现出音乐学科教育基于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因此音乐教师就应该深刻领会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系,将其主旨渗透到音乐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乃至全过程中。
(一)音乐教师要具有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的一项技能。审美感知指的是在听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能准确识别它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在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或者说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项独特的艺术,通过感染大众的听觉神经传导音乐思想。审美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接触靠声音来传递情感的艺术时,我们要对音乐进行辨识,进而感受音乐带来的独特魅力。所以说,审美感知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并且,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都要时刻注重对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它可以提升我们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要素,这些都需要依靠审美感知能力来进行判断。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在音乐教育中,如果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及户外体验相结合的手法来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其效率是最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与大自然或周围环境进行了良好结合,进而体会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此,在审美感知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培训活动,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还可以增进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首先对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在认真感受每首音乐的同时,都能深入到它的情境中,由内而外地感受音乐艺术对审美感知能力带来的提升。这一能力可以引导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寓意,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或学习中面对不同的音乐题材都可以对它进行正确、良好的鉴赏。首先,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在感受音乐艺术的同时培养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提升他们对音乐艺术的辨识和欣赏水平。小器乐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每一种小器乐都有它独特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对音准的要求也会跟随曲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审美感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在辨识过程中对小器乐的种类进行准确辨识,这主要依托的是小器乐的音色不同。其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在演奏过程中培养学生辨识作品旋律和节奏的能力,进而感受到作品要传达的艺术思想。关于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艺术风格进行曲目创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音乐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表现能力的体现多种多样,对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所具备的音乐表现能力也要有很高的标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对音乐方面的编曲创作或小器乐演奏都进行了重点培养及考核,因此音乐教师在对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审美方面应该有很高的造诣。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且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现阶段,音乐表现能力已经成为培养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首先,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自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学生在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的培养与教师有很大关联,教师在音乐艺术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在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的水平。其次,音乐表现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对艺术认知能力有重大提升的阶段,由于它包含的创作和演奏能力能使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得到升华,所以在中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采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作和表演中感受音乐表现力,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作和演奏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教师要先具有艺术表现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或平时生活中,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积极参与一些音乐活动,去享受音乐实践带来的乐趣,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将个人人生经历和感悟融入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过程中,以此不断提升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唱能力,增强个人的艺术表演信心,突破个人的局限性。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个人时间多去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并能在平时生活中编创一些小型音乐作品,并将其灵活应用到个人教学过程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很大提升。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只有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
(三)音乐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
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包括很多方面,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并且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经久不衰,在延续和传承的过程中也发展得多姿多彩,因此在文化修养方面提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文化修养要建立在艺术表现和音乐审美的基础之上,通过感受音乐作品带来的人文内涵进而感知社会与自然的发展。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音乐发展状况和水平,音乐教师都需要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变化,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这些不同种类的音乐艺术之间也存在参差不齐的表现形式。事实表明,优秀的音乐艺术往往体现了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甚至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发展。
在现代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自己本身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从一首音乐作品中感知和理解人类的精神文明,从文化的角度去解释作品内涵,去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及作品的风格,熟悉千百年来华夏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优秀成果,并能够坚持探讨及深究其作品的核心内涵;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西方音乐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念,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理解能力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四)音乐教师要有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文化、科技和经济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也更加全面。音乐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重要部分,若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迎合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优化改革。中学音乐教育人才是未来音乐教育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www.xing528.com)
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基础。在早期就有不少学者从多能一专与一专多能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整体而言,如今的音乐教师都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专业能力,也就是音乐专业的综合能力。在培养初中音乐教师专业技能方面,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里钢琴、声乐、自弹自唱、合唱指挥、舞蹈就已经比较全面了。如今,在现代师范音乐教育系的人才培养中,五项全能也成为学校开展培训活动的指挥棒,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接受的专业能力培训。此外,为迎合现代中小学的教育需求,教师还需要从舞蹈编排、音乐编曲和乐队配器等方面拓展个人专业知识面。
1.教学能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院校的教育人才培养均受学科专业体制的限制,学院缺乏对音乐教育中教育整体性的思考,导致教育人才在学习阶段仅对专业技术及理论有深刻的认知,在上岗就业以后却无法在课堂上将个人所学准确传递给学生,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如何提升教育人才的教学能力已成为各大师范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育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展是目前师范教育专业学科教学内容开展的核心,除了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教育实践课的开展还弥补了专业课程轻教育的不足,也是教育人才学习如何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一门课程,也是评价和检查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工具。
高等师范音乐教师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窗口。在师范类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开设的课程较少,仅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课程;第二,整体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如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内容和深度都不够,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针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进行调整。在选修课程的开设方面,其内容更偏向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提升,如声乐教学、钢琴教学等,很少牵涉教学方法的传授,告知学生以后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如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2.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中小学音乐教材会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也会不断变化,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满足于持续不变地用一套教学方法,而是要与其他音乐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学习优秀课例与先进教学方法。因此,音乐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胜任音乐教师的岗位。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文化思想、科学技术进步的灵魂,对音乐专业而言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在平时学习中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通过个人知识面的拓展来提升个人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从业者。
3.具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科技在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网络教学在未来也会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形式,音乐教师除了要学会使用最基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制作PPT,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家的故事,还要学会使用音乐软件,如西贝柳斯,MIDI音乐制作、多声部音乐技术。因为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不了要使用西贝柳斯打谱软件以及为合唱或乐队做多声部制作,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学会使用音乐软件,为进入音乐教师这个岗位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