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和的来源,《中国烹饪概论》第一节的探讨

中和的来源,《中国烹饪概论》第一节的探讨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烹饪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和”。“中和”源自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孔子是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根本的哲学原则来看的。中庸者,就是要以“中”为用、为常、为普遍的道理。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和”是问题的中心。可见,“中和”是与人的情感活动和万物化育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和”的概念最早源于先民对农业生产之认识的结果。

中和的来源,《中国烹饪概论》第一节的探讨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烹饪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和”。

2.学会用哲学思维去领悟烹饪活动中“和”的意味。

中国烹饪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和”。

“中和”源自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其总特征是承认矛盾,而又调和矛盾。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直接提到“中庸”二字的地方中有一处,即“中庸为之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认为中庸这种最高道德,已经被大家忽视很久了。孔子是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根本的哲学原则来看的。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所谓“庸”,一般有三义:用也,常也,普通也。中庸者,就是要以“中”为用、为常(不变的定理)、为普遍的道理。(www.xing528.com)

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和”是问题的中心。他主张“和而不同”(《论语·子张》),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在孔子之前,周幽王时的史伯曾提出“和实生物”,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意思是说“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如果“去和取同”,那就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说“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国语·郑语》)。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谈不上美丽,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一种事物无法比较。孔子和史伯一样,认为应该保持万物各自的特性和优点,让它们和而共生。

后来的儒家把“中”与“和”连缀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专用名词“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和”是与人的情感活动和万物化育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和”的概念最早源于先民对农业生产之认识的结果。“禾”即是“和”之声,也表“和”之意。在农业生产上,经过人为调理而得之于“天”的禾穗就是“和”的结果和象征,这也就是“和”从禾从口、禾亦表声的道理。“五味调和百味香”,此语白而不俗。“香”是“和”的一种外在表现,是饮食者与饮食对象间形成的和谐的沟通渠道,这种沟通,正是先民于农事中体会到的人与自然间的默契,后来又被引入哲学范畴。为说明“和”与“同”的关系,史家取譬于先民的饮食活动,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左传·昭公二十年》)。其实,中国人的许多情感的表现形态与饮食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怡”字,《玉篇·心部》释为“悦也”,《尔雅·释诂上》释为“乐也”,《广雅·释诂一》释为“喜也”,而《说文解字·心部》直接释为“和也”。可见,先民从“美食”烹调与品尝中体悟出生命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与哲学思想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从而对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哲学思辨中去领悟烹饪活动中“和”的哲学意味,提出了“和以处众”(宋·林逋《省心录》)、“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晋·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烹调活动中,人们用“调”的手段去转化五味之间、水火之间、原料性味之间的各式矛盾,折中而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