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烹饪概论:寺观菜的起源、名刹和大师

中国烹饪概论:寺观菜的起源、名刹和大师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寺观菜又称素菜、释菜、斋菜、素馔、道观菜或香积厨,出现在东汉,主要指大乘佛教徒和全真派道人食用的菜点。它源于中国植物性食品为主体的膳食结构,以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营养卫生理论。还出现北京法源寺、镇江定慧寺、上海白云观、杭州烟霞洞等素菜名刹,以及文思和尚、大庵和尚、刘海泉、李殿元等素菜大师。

中国烹饪概论:寺观菜的起源、名刹和大师

寺观菜又称素菜、释菜、斋菜、素馔、道观菜或香积厨,出现在东汉,主要指大乘佛教徒和全真派道人食用的菜点。它包括清素(全部禁绝荤料)的寺院素食和宫廷素食,以及花素(适当辅以荤料)的民间素食和市肆素食,活跃了2000年,享有盛誉。

素菜古已有之,先秦的“素羹”“菜食”和“茹素”,都指素菜。它源于中国植物性食品为主体的膳食结构,以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营养卫生理论。在佛教传入和道教兴盛之前,中国素菜已存在好几千年。同时根据考证,早期佛、道经籍中,并无吃斋的戒律,现今仍有不少和尚、道人,也是吃荤的。因此,中国素菜与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东汉之后,素菜与宗教逐步挂钩,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佛教提倡修炼苦行,戒绝情欲,主张茹素,这一思想被中国大多数大乘佛教徒所接受,大约从梁朝起,入寺持斋便成为汉族地区佛寺的戒律之一;二是梁武帝肖衍笃信神佛,三次舍弃帝位出家,素食终身,这样上行下效,礼佛茹斋成为时髦,逐渐形成定则。

中国素菜虽然不是直接发源于宗教,但在演变过程中确实受到过宗教的巨大影响,这可从三个时期的素菜特点来说明。第一时期是佛道二教初兴的魏晋南北朝。此时素菜杂有荤腥料物,较为粗糙,像《齐民要术·素食》所列的“瓠羹”“膏煎紫菜”,便属这一类型。第二时期是佛道二教发展的隋唐宋元。此时素菜中荤腥料物减少,出现了“以素托荤”(即素质荤形、素质荤名)的倾向,工艺较前精细,有了花色素宴,如《山家清供》中的“胜肉夹”“素蒸鸡”。第三时期是佛道二教大盛的明清。此时“清素”与“花素”界限分明,宫廷供佛和僧道食用的为“清素”,市场销售和民间食用的为“花素”。还出现北京法源寺、镇江定慧寺、上海白云观杭州烟霞洞等素菜名刹,以及文思和尚、大庵和尚、刘海泉、李殿元等素菜大师。对此,《清稗类钞》和《素食说略》均有介绍。至于现今的素菜,多为“花素”,以市肆素菜为主,宗教色彩淡化,倾向于食疗养生

素菜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选料严谨。以三菇(香菇、花菇、草菇)、六耳(石耳、黄耳、桂花耳、白背耳、银耳、榆耳)唱主角,配料是时令瓜蔬、茶果与豆制品,忌用动物性油脂与蛋、奶,回避“五辛”(大蒜、小蒜、兴蕖、慈葱、茗葱)和“五荤”(韭、薤、蒜、芸薹、胡荽),强调就地取材,突出乡土特产。(www.xing528.com)

(2)刀工精细。为了“以素托荤”,它讲究“名同、料别、形似、味近”,还有“鸡”吃丝、“鸭”吃块、“肉”吃片、“鱼”吃段之说,大多重视标新立异的构思,包、扎、卷、叠等造型技巧,以及各类模具的使用。

(3)烹制考究。素菜广集各地方菜系之长,为己所用,既有煎、炒、爆、熘等众多技法,又有咸、甜、酸、辣的不同口味,而且品目丰富。在高档工艺素席上,洋洋洒洒数十个盘碗,形神飞腾。

(4)健身疗疾。素菜符合当今营养潮流,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粗纤维都较丰富。特别是大量利用花卉、药材和食用菌,不仅可以抗病疗疾,还有美容减肥与益智功能,故而深受老人、妇女脑力劳动者的欢迎。

素菜约有1000种,名品有罗汉斋(用三菇、六耳等烩制)、混元大菜(武当山道菜,即大烩素什锦)、鼎湖上素(广东名素菜,即素全家福)、桑门香(湖北黄梅五祖寺素菜,即炸桑叶)、半月沉江(南普陀寺素菜,用面筋、香菇、冬笋等制作)、雪积银钟(象形素菜)、冰糖湘莲、桂花荸荠拔丝山药金针银耳、面筋泡、南瓜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