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烹饪概论:宫廷菜的特点和流传

中国烹饪概论:宫廷菜的特点和流传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宫廷菜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帝后嫔妃和王子、公主专用的菜品。宫廷菜一出现,就是由食官管理、御厨制作的。宫廷菜的主要特点如下。这是宫廷优裕的物质条件和特权所决定的,既有四方贡物,又可下旨催索,取精用宏,自在其中。每朝宫廷菜既有皇室倡导的主体风格,又是全国名菜美点的汇展橱窗。由于菜品精致,深受上层人士喜爱,不少宫廷菜流传下来。

中国烹饪概论:宫廷菜的特点和流传

宫廷菜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帝后嫔妃和王子、公主专用的菜品。它起源于夏初,延续到清末,前后经历5000余年,各代风格不尽相同。例如:周代讲求“五味调和,烹饪得宜,珍馐宴享,饮膳有序”;汉代重视“尊古合仪”(尊重古制,符合礼仪),吸收西域菜和少数民族菜;元代提倡“食饮必稽于本草”(饮膳配置应当以中医养生观作为依据),突出羊馔;清代强调“满汉合璧”,健全光禄寺(掌管皇家饮膳的机构)体制,御厨各有分工,席、菜均有“定式”。

宫廷菜一出现,就是由食官管理、御厨制作的。从食官看,夏代有“庖正”,商代有“内饔”,周代有“膳夫”,秦汉有“少府”,南北朝有“光禄卿”,隋唐有“内侍省”,两宋有“珍馐署”,元代有“宣徽院”,明代有“尚膳监”,清代有“光禄寺”和“鸿胪寺”等,从未缺额,而且官阶都不低,一般都是五品上下。从御厨看,人数众多,分工细密,像周代便有2100余人,隶属22个部门,由208名职官管辖;清末有300余人,隶属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和包哈局(专做烧烤菜和腌菜),而且太后、皇帝、后妃等的厨房分开,各由专人负责,行宫也配备相应人员。之所以如此,不仅出于王室成员贪图享乐,更重要的是维系帝王家族的身体健康,使皇统永固。

宫廷菜的主要特点如下。

(1)选料广博而精细,重视食养与食治。这是宫廷优裕的物质条件和特权所决定的,既有四方贡物,又可下旨催索,取精用宏,自在其中。同时宫中还有众多御医,充当“营养医生”之职。

(2)管理严格,精烹细作,所出皆为精品。御厨都是认真筛选出来的,他们各有“绝活”;加之管理严格,分工细密,建有“尝膳”(预先品尝)制度,失职者轻者鞭笞,重者杀头,故而人人小心谨慎。(www.xing528.com)

(3)上承下传,四方借鉴。每朝宫廷菜既有皇室倡导的主体风格,又是全国名菜美点的汇展橱窗。像前文介绍的周、汉、元、清四代便是如此。

(4)名宴多,礼仪隆,流光溢彩,气势磅礴。如周代八珍席、汉代大风宴(刘邦称帝后衣锦还乡的盛宴,因120名小童在席间高唱《大风歌》而得名)、元代诈马宴、清代千叟宴等,都在中国烹饪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由于菜品精致,深受上层人士喜爱,不少宫廷菜流传下来。它的主渠道是北京的仿膳饭庄、御膳饭店颐和园听鹂馆,其他渠道是流散各地的御厨及其传人,以及被帝王赏赐过菜或菜谱的王公大臣及其后代。代表品种有北京烤鸭、八宝豆腐、镂金龙凤蟹、钟祥蟠龙、豌豆黄、小窝头、肉末烧饼、散烩八宝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