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①圣人处无为②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③而弗④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注释]①是以:因此。②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③作:兴起,产生。④弗:不。
参考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有和无相互转换,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因差异而和谐,前和后因对立而相随。这是永恒的现象。因此,圣人处事顺应自然,实施教化不用语言,听凭万物自然生长却不干涉,生养万物却不占有,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能耐,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功业才能永世长存。
趣味国学
道旁苦李
晋朝王戎七岁时,跟几个小孩一起玩耍。在大路旁,他们发现一棵茂盛的李子树,上面结满了果实,树枝都要被压断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有人上前问王戎:“你为什么不去摘啊?”王戎回答道:“树长在路边,结了那么多果实却没人摘,说明那李子一定很苦。”那人摘下李子一尝,果真和王戎说的一样,又苦又涩。
老子说,所有的事情都包含了好和坏两个方面:灾祸中或许有蕴藏着福禄,福禄中可能潜伏着灾祸;真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不一定是真话,所以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王戎推测道旁李子是苦的,正与这个道理相吻合。
【追根溯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www.xing528.com)
古为今用
我变了
逐渐长大的我,偶尔站在镜子前欣赏自己,才发现,我变了。
变化之一是我不再小肚鸡肠,变得落落大方了。以前,我非常小气,什么事情都爱斤斤计较。像上次,因为一点儿小事,我就和同学吵起来了。事后,我百般思量:“为什么要和他吵架?为什么我就不能大方一点,让一让他呢?”我明显感到这件事完全是由于自己的小肚鸡肠引起的,如果当时我能够宽容一点、和气一点,那么事情不就不会发生了吗?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此后,我便开始学着大方点儿。在同学面前,他们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妥,让我不舒服的地方,我只当作是他们开玩笑罢了。所以我的心情随时随地都很舒畅,也快乐多了。
变化之二是以前我不爱看书,现在我变得越来越爱看书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我的震撼。保尔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怎能不感动我、激励我呢?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伤了脚,就哭哭啼啼的,十足一个娇里娇气的女孩子。现在想起来,真是无地自容呢!
你们说,我是不是整个形象都焕然一新,与以前迥然不同了呢?
[解读]好品质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勇于改变自己,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好。
画一画,填一填
课文中有许多组反义词,在文中给它们做上记号,并为下列词语填上反义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