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②。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注释]①本书前半部分课文均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标题由编者添加。老子,即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所著《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②徼(jiào):边际,端倪。③玄:微妙,深奥。
参考译文
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指天地产生的初始;“有”是指万物形成的根源。因此,可以通过“无”来洞悉“道”的微妙;可以通过“有”来体察“道”的边际。“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名称却不相同,同样是很幽深玄奥的。它们玄妙至极,是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根源。
趣味国学
龙场悟道
明朝的王阳明,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宇宙、人心之道,但很久都没能得到答案。
有一年,他被流放到贵州的龙场驿。那里荒无人烟,环境极其恶劣。同行的人不堪其忧,他则静坐在崇山峻岭之间,苦苦思索长久困扰自己的问题,不断追问:“圣人处在这种境地,将会怎样?”一个夜晚,他终于顿悟:“道”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在中国古代,人们赋予“道”以丰富的内涵。老子说,“道”是宇宙的起源;王阳明认为,“道”是万事万物所蕴含的天理,而天理又与人心的欲求相一致。
王阳明
【追根溯源】
春,至龙场。……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明]钱德洪《王阳明先生年谱》
古为今用(www.xing528.com)
为母亲洗脚
母亲脚上留下的,是生活带来的苦难印记,是奔波劳碌的纪念符号,是岁月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为母亲洗脚,其实就是洗礼自己一生的命运。
老师课上问我们:“你为母亲洗过脚吗?”听了这话,我先是一愣,继而羞愧极了。老师接着又说:“为母亲洗一次脚吧,感受一下母亲为你所付出的辛劳!”
窗外,一片枯黄的叶子随着生命的轮回旋转着,直到在地面画上停顿的一笔,停止了短暂的节拍。想起老师的话,我不禁思索起来,母亲不正像那叶子吗?她为我们献出了青春,留给自己的,却是身体的衰老。鼻尖陡然酸了一下,眼前浮现出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泪直在眼中转。猛然,又想起老师的话,我决定今天就为母亲洗一次脚。
我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怀着虔诚的心为母亲洗脚。轻抚着母亲脚上因冻疮而留下的疤痕、被岁月磨损的脚踝,擦拭着她被生活挤压而变形的脚趾,眼前满是母亲各处奔波的疲惫身影,我这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艰难。人只有理解母亲,才能善待自己。
母亲那双已显衰老的脚浓缩了她经历的沧桑,镌刻着她抚育我的艰辛。母亲的脚踩出了儿女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母亲的脚曾站立成一棵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可同时又被岁月剥蚀,风化老去;母亲的脚,其实已不仅仅是一双脚,那分明是支撑世界的擎天柱,是托举未来与希望的脚手架。
为母亲洗脚的那个晚上,我终于读懂了母亲,也真正明白了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奉献的道理。
[解读]为母亲洗脚,其实就是在反省自身,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认识母亲的付出,去感悟母亲对我们无法言说的深深的爱。
读一读,说一说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什么是“道”,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读读下面一段话,结合课文,说说《老子》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