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艺复兴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大解放,特别是唯物主义给基督教以极大冲击。基督教教会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腐化,教皇的权威已受到各国世俗政权的怀疑,教会内部也逐渐积聚了一股改革力量。16—17世纪,终于酿成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一样,实质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后,出现了所谓的“新教”三大主流派别。新教的信仰是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1.宗教改革缘由
宗教改革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西欧的萌芽与扩展息息相关,也受到了文艺复兴以来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之观念转变的鼓励,人文主义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中世纪宗教沉闷的空气。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自由和摆脱剥削、奴役,天主教的压榨严重激化了其和资产阶级及各地群众的矛盾。教会轻商的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的蓬勃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产生了现实冲突。二是天主教会在政治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柱,继续维护着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抑制着新的社会因素的成长,而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三是教会本身的贪婪腐化。教会内部教阶森严,主教、神父、教士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迫害“异端”,教士生活放纵,根本不理教务。靠贿赂当选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生活十分奢靡,曾把一对母女同时收为情妇,又与亲生女儿发生不正当关系,在当时成为一大丑闻。瑞士一位主教纵容教士的放荡行为,并按教士们的私生子数目收税,中饱私囊。因此,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的斗争实际已经开始。四是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反对神性,为宗教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元素。
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为搜括钱财,欧洲天主教会发售一种永不兑现的“赎罪券”,也叫“赎罪符”,称教徒只要购买“赎罪券”就可以被赦免“罪罚”。在16世纪大规模兴建圣彼得大教堂时,教会曾以征募建教堂的经费为名,大量发售“赎罪券”,获取大宗金钱,其实质无非是巧立名目满足教会贪婪的欲望和奢侈的生活。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先行是因为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特别是教皇大肆兜售“赎罪券”,加剧了德国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出卖“赎罪券”最终成了欧洲宗教改革直接的导火索。
德国美因兹大主教亚尔伯特是通过贿赂教皇的手段当上大主教的。贿赂使他欠下银行3万弗洛林的债,为了还债,他自愿充当教皇利奥十世的代理人,负责替教皇兜售“赎罪券”。他还到处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的罪以及已故亲属灵魂的罪,死者灵魂立刻就会被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听到这个消息,他怒不可遏,于1517年万圣节前夕的10月31日,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原名《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内容共有95条而得名)。马丁·路德在《论纲》中痛斥了出售“赎罪券”的做法,并且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钱赎罪的办法。
《论纲》所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论纲》而生发的一场社会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可以说《论纲》点燃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放出的闪电引起了燎原之火。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投入运动了。”[15]
《论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成为这场宗教改革的开端?它又折射出哪些社会问题?
马丁·路德生于德国的艾斯勒本,父亲原是一名矿工。路德年轻时所见乡民对宗教的迷信,使他印象深刻。1505年,他在行近斯托滕海姆时,险些被雷电击中。危急之余,他向父亲的守护神圣安妮许愿,只要大难不死,他愿意成为一名修士。两星期后,在父亲严厉的反对下,路德加入了当时修道院团体中最严谨清贫的奥古斯丁修道会。然而孩童时代的迷信,加上对炼狱的恐惧,路德的修道生活一直挣扎在苦修与赎罪之中,盼望得到神的赦免。1510年至1511年间,路德探访罗马,企图从这个宗教的中心得到真正的平安,然而神职人员的奢华与腐败,只能让他更加失望。正当他在罗马虔诚地跪爬耶稣曾经走过的木阶、盼望脱离炼狱的苦刑时,圣经的话对他发出亮光:“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返回德国后,在恩师施道比茨的介绍下,前往威登堡大学任教,并继续攻读神学博士。他决心进行宗教改革,并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
《论纲》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不靠教皇善功,要靠终生悔改。《论纲》反映了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因信称义”,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圣经》是人们信仰唯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要求简化天主教的复杂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1518年,路德与红衣主教迦耶坦在奥斯堡进行会谈;次年,路德与厄克在莱比锡进行辩论;路德一再拒绝让步,并不断重申《圣经》的权威。1520年,路德积极投入文字工作,出版了《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以及上百本的德文小册子。这些小册子在欧洲受到了广泛欢迎,激起了教皇的愤怒。教皇下诏要路德于60日之内悔改,然而,路德却将这份诏令公开烧毁。来年1月,教廷正式颁谕,开除马丁·路德博士的教籍。路德与天主教至此正式决裂。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首先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使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教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惜时如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经济观念及否定权威和追求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及思想的改革运动。
1546年2月,路德去世,享年63岁。路德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
3.宗教改革的扩展(www.xing528.com)
(1)加尔文教派
加尔文于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营镇,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巴黎蒙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良尔大学攻读法律,也在布尔日大学攻读过法律。正当加尔文年仅8岁的时候,马丁·路德把自己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小时本是天主教徒,但在青年时期改信新教。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离开巴黎,先是定居瑞士巴塞尔市,从此隐姓埋名,努力钻研圣经和神学。1536年,27岁的加尔文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1538年因推行宗教改革过急,与当局冲突,被迫出走。1541年后长期定居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深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提出“先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要遭殃。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贷取利。他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根据他的建议,日内瓦成立由加尔文宗长老、议员和官员组成的宗教法庭,密切监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加尔文是宗教法庭的实际负责人。凡听讲道迟到、念玫瑰经、拜偶像、望弥撒、唱歌跳舞、酗酒吵架和亵渎上帝者,法庭可警告、罚款、监禁,甚至烧死。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尔文宗教传播到欧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1564年5月27日,加尔文死于日内瓦,留下了《加尔文全集》52卷。
加尔文教的主要改革主张有:认为圣经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主张先定论;要求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规定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主张过简朴生活,认为教会应该监督;倡议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16世纪20—40年代,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先后传入法国。南方各地的手工业者和雇工,纷纷改信加尔文教。加尔文派在法国称为“胡格诺”。“胡格诺”一词源于德文,意为日内瓦宗教改革的拥护者。胡格诺教徒得到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的支持,形成胡格诺贵族集团。北方大封建主则以天主教为中心形成天主教贵族集团。16世纪下半期,胡格诺和天主教两大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16世纪末,法国国王宣布天主教仍为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
加尔文教的改革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宗教改革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后,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2)再洗礼派
再洗礼派(或称重浸派),它是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大潮中,从苏黎世产生出的一个人数不多的激进改革派,其发起人是苏黎世的宗教改革家慈运理。再洗礼派是一些主张成人洗礼的激进派别的总称。他们否认婴儿洗礼的效力,他们主张严格实践圣经教义,排斥不符合圣经的繁文缛节。他们认为宗教信仰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加以实践,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他们认真地寻求圣经中对于大小事情的说法,弄清楚了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到。他们认为,教会应该是信仰相同的成人的集体。所以,婴儿出生以后“被动的”第一次洗礼不能算数。而在一个人成年之后,如果他确信自己真有信仰的话,应该“主动”地再接受一次基督徒的洗礼。这就是“再洗礼派”名称的来历。
再洗礼派最初出现并流行于瑞士和德国,从一开始就受到世俗当局和教会权威的双重迫害,并一直被视为异端。再洗礼派一般流行于下层社会,今仍在一些地区传播。代表再洗礼派观点的主要派别有:以施托赫为代表的茨维考先知;以格列伯和满兹为代表的瑞士兄弟会;以赫脱为代表的赫脱派;以霍夫曼为代表的霍夫曼派;以门诺为代表的门诺派。
他们的主要信条是反对婴儿受洗。再洗礼派认为人要长大至心智成熟,才能选择受浸成信徒。认为教会与政治之间应该划分清楚界限。教会不应用阶级把个人与上帝分开。阶级使得人缺乏直接面对上帝的机会,也使得宗教失去了意义。拒绝立下誓言,反对死刑和拒绝服兵役。他们相信《圣经·新约》对于基督徒信仰及真正基督徒群体的组织都有清楚的指示。
但是,16世纪还远不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年代。再洗礼派一问世,就遭到来自罗马天主教会和其他新教徒两个方向的迫害。再洗礼派发源地瑞士和德国南部,当时曾有几百个再洗礼派教徒被烧死在火刑架上。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再洗礼派却显示出惊人的宗教执著。他们认为,虽然他们面对的世界是傲慢的、富有的、褊狭的、暴戾的,而他们却仍然应该是善良的、清贫的、谦卑的、非暴力反抗的。在严酷镇压下,再洗礼派逐步形成了一些与其他新教教派不同的特点。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教会组织,一开始甚至只能在山洞里悄悄地聚会祷告。他们甚至没有明确的领袖,因为领袖一出来就会遭到杀害。他们的一切都只能悄悄地做,恐惧、不安和苦难始终伴随着他们。
既然没有严密有形的教会组织,没有教会规范的约束,也没有一般宗教常见的仪式仪规的凝聚,那么他们作为一个教徒存在,就完全是依靠他们内心的信仰了。他们在北欧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支派。16世纪中叶,一个叫做梅诺的荷兰人曾试图在北欧重建和平的再洗礼派的团体。他们的后继者就叫做梅诺纳特,也就是梅诺派。而到了17世纪末,瑞士和南莱茵河的再洗礼派还是处于遭受迫害的分散状态,有一个叫阿曼的瑞士人站出来号召再洗礼派的改革和联合,这一派就被叫做阿米绪,也就是阿曼派。
16世纪欧洲的再洗礼派教徒往往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宗教先驱。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再洗礼派教徒“批判所有的法律,他们认为所有好人都被圣灵指引……以这个前提他们到达了共产主义……”[16]。
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改革不仅限于德国、瑞士等国。16世纪20—30年代,路德教派已传入北欧各国。挪威、丹麦、瑞典相继改奉路德教。后来的普鲁士公国也流行路德教。德国南部的瑞士形成的加尔文教在西欧传播很广。1541年还在日内瓦建立了既不属教皇又不属诸侯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新政权对人民的进步思想概不宽容,因此,人称加尔文为新教教皇。
宗教改革的发展严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因此,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斗争也很激烈,其中一个重要组织是1534年开始组成并活动的耶稣会。其初期的格言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竭力破坏新教活动。明末来华的利马窦、南怀仁、汤若望等都是耶稣会士。
经过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的打击,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力大为削弱,宗教事务的一部分最高权力逐渐转移到世俗诸侯之手。因此,宗教改革的实质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他沉重打击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中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实现宗教宽容的路极其长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