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人入侵前,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两大帝国统治着中东,两帝国都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与这些国家相比,阿拉伯半岛是穷乡僻壤之地。半岛上的贝都因人还处于原始状态,盛行多神信仰、偶像崇拜。穆罕默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不仅创立了伊斯兰教,而且在他的领导下,分散的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最终形成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出现的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公元7世纪前,阿拉伯半岛已经受到了犹太教的影响。但是,阿拉伯人既未被犹太教同化,也未被基督教同化,而是创造并接受了自己本土的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是犹太人所创立的一神教。公元最初几个世纪,犹太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绿洲建立了一些殖民点。公元4世纪初,犹太教在也门地区流传。公元6世纪初,它已发展成为拥有相当势力的宗教,其影响力波及阿拉伯半岛商道上的国家,其中包括麦加。
但是,由于犹太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主义思想,他们瞧不起阿拉伯人。由此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感,再加上犹太人的教义僵化烦琐,对当时的阿拉伯人来说,也难以接受。所以,尽管阿拉伯人了解犹太教,而且犹太教对以后的伊斯兰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难以为阿拉伯人普遍信奉。
基督教在伊斯兰教兴起前就已经传入阿拉伯半岛,伴随着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也传播到阿拉伯人中。但由于基督教教派众多、派别斗争激烈,有碍于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神秘深奥的教义、等级森严的教阶以及复杂的仪式等,都让这个长期信仰自然崇拜的部落难以理解和接受。
犹太教和基督教各自的缺憾,使得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无法以此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因此,犹太教和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缺乏充足的活力。加上阿拉伯人过惯了游牧生活,喜欢自由,崇尚部落平等,这些都不利于外来宗教在半岛的传播。
公元7世纪前半期,阿拉伯半岛处在社会大变迁的时代,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人迫切需要有自己本土的宗教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代表本民族利益。社会的现实要求有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完成这一伟大任务,于是穆罕默德作为一个宗教的、民族的领袖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穆罕默德(570—632年)在青少年时代曾两次到过叙利亚的布拉斯、阿勒顿和大马士革等地。他在商路上经常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接触,对他们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穆罕默德在和麦加的一个富孀赫底彻结婚后,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从事创教活动。他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根据阿拉伯人熟悉的环境和所习惯的仪式,对半岛上存在的各种宗教进行吸纳,创建了为阿拉伯人能接受的具有生命力的本土宗教——伊斯兰教。(www.xing528.com)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是穆罕默德陆续受到真主启示的总集。对穆斯林而言,《古兰经》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一切言行的基础。
伊斯兰教最主要的信条是:“除独一的安拉之外,别无主宰,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安拉为你创造大地上的一切”,“天地万物皆属安拉”。这些反映了阿拉伯贵族建立统一国家的要求。他们相信末日,凡生前信仰安拉、遵守经典、服从先知的人死后升天堂,否则下地狱。“凡穆民皆兄弟”,这有利于团结。因此,伊斯兰教很快成为阿拉伯政治统一的有力依靠。
《古兰经》为教徒规定了五项基本义务,简称“五功”。①念功即信仰和口诵;②拜功,即每天向麦加克尔白古庙方向礼拜五次,每周五中午在清真寺集体礼拜;③斋功,即赎罪的斋戒,每年回历九月为斋月,白天不食。④课功又称天课,教徒捐出财产的2.5%,用来济贫和修清真寺。原为自愿,后改为由政府征收。⑤朝功,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一生应到麦加朝觐一次。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为讨伐异教徒而进行“圣战”,凡参加者可分得战利品,死后灵魂可升入天堂。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有着亲密的关系。穆罕默德在创立伊斯兰教时,借鉴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相关内容,而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刚产生时却没有现成的宗教可以借鉴,所以说,伊斯兰教是“一条比基督教更有力的纽带,因为她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社会的政治的体系以及生活的总方法”。[5]
伊斯兰教迎合了当时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的宗教心理,很快被他们所接受。正是借助于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第一次把半岛上游牧的贝都因人统一起来,使他们有了统一的信念,引导他们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为阿拉伯现实世界的统一奠定了宗教哲学基础。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因主张信仰一神、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而遭麦加贵族反对。公元622年7月16日夜穆罕默德极少数教徒出走雅特里布(此事称“徙志”),并将雅特里布改名为麦地那(即先知之城)。麦地那居民长期受麦加贵族和富商盘剥,因而支持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公元632—661年,阿拉伯进入历时30年的四大哈里发统治时期。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公元632—634年)统一了阿拉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