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已达到农业文明的“光辉顶峰”,而欧洲还处于封建专制的“中世纪黑暗时代”;伊斯兰文明正在崛起,美洲文明则从发展走向失落。
在中古,中国拥有过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发达的王朝——唐朝。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是最和平文明的海上远行,使中华民族与当地人民结下了友谊的种子。中国建立的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制度是当时世界上人才选拔最先进的制度。中华中古文明的兴盛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变革与创新
这一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变革中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央机构和官制适时变革,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创新。行省制度、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制度、科举取才制度都有所完善和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经历了唐朝的完善,宋朝的加强,元朝的发展以及明朝的强化几个阶段。
唐朝在继承前期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取士制度的同时,加强了法律制定和统治,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617年,李渊一进入长安,就公布了类似汉初约法三章的12条简易法令,以宽减刑罚为目的。618年立国后,又命大臣修立新王朝的法典,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武德七年(624年),修成了《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又命人对《武德律》进行修订,于贞观十一年(637年)修成《贞观律》,这次修订大量减少了判处死刑和流刑的罪名,又减轻了许多轻罪刑罚。共分12篇502条。至此,《唐律》基本定型。高宗时,又在此基础上修成《永徽律》,并令长孙无忌等撰成《疏议》30卷。后来《疏议》附在正文之后共同颁布执行,此即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竭力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制。但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的进步意义。《宋刑统》以此为范本修成。对后期封建社会及东亚、东南亚产生了深刻影响。
北宋统治者除了加强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的集中外,为了保证下情上达,宋朝设置了多种机构、多种呈递方式,以确保臣庶的章奏能够通畅上达。章奏承转机构有明确的业务分工,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详细的工作规范,以保障其有效运行。通过责任人员联保制度,以保证信息的安全;通过章奏承转时限制度,以实现信息的快捷传递;通过将各种章奏梳理分类,以淘汰无用的信息和有害的信息;通过章奏处理情况的备案和催办制度,以监控章奏的运行。皇帝对章奏的审阅、处理,多由宰相班子以及不同层次的官员先期论证。从形式上看,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但其决策已不全是出自皇帝个人意志,而是融进了官僚士大夫群体的智识和经验,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政治民主决策制度创新。
元明清时期。元朝疆域的空前辽阔,多民族的融合对元朝的统治者提出新的要求,统治者在原有的政权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创设了宣政院、行省制度。
明朝政权机构的革新表现在废中书省、丞相制而设立内阁;改行中书省为三司鼎立;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大权统归中央;分割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等。在加强统治方面,创立卫所以保卫皇权,加强军事统治;编定《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统治;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镇压反对势力,树立皇帝权威,采取了屠杀功臣,兴起胡蓝之狱的事件;与此同时,限制和打击豪强大族;建立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思想控制。清朝则创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在走向成熟的同时隐含着没落的因素。
这一时期推动封建社会政治发展有两大基本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发展总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同时,可以看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呈现如下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自有其有利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其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独立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有就是,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2.空前繁荣的封建经济
(1)内外贸易的兴盛
国内贸易繁荣昌盛。唐朝后期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市内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在广大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推广,有利于商品交换,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不少国家允许中原商人入境经商,杭州、扬州商业繁荣。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元朝时期,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使节络绎不绝。到了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更加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从主要交通看唐朝对外贸易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不断拓展。唐朝的对外贸易极其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时期贸易发达,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外国商人中,以阿拉伯人居多。元朝时,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等。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同时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不过,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仍处于出超地位,保持着贸易顺差。清政府的政策导致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2)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扬州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北宋的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南宋的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百万。辽夏金也各自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市,例如辽国的南京(幽州)、西夏的凉州、金的中都(燕京)。元朝的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朝自1421年迁都北京后,北京和南京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同时,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古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在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中心有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中心有邢州、越州;造纸业中心是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中心城市广州。到了两宋,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和历史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商品经济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3.区域管理的加强与多民族的发展
(1)东北地区
唐朝时: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考虑地理位置)。7世纪末,大祚荣建政权,713年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后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版图。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金朝时:北宋中后期,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女真族的一部,完颜部强盛,统一各部。1114年,完颜阿骨打反辽,1115年建金朝,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创猛安谋克制,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此后迁都。
元朝时:在东北设辽阳行省。
明朝时: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www.xing528.com)
清朝时:明后期,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据点,统一女真部,创八旗制度,1616年称汗,誓师攻明,迁沈阳,加强对明的攻势。皇太极联合蒙古各部继续攻明,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顺治入关,1644迁都北京。在东北设三个将军辖区: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1685年、1686年,康熙时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地区
唐朝时,成都是西部著名的商业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称,说明了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性。
7世纪前期,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南诏强大,于8世纪前期,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元在西南设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
明朝时,在今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四川西部设朵甘都司管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统治的办法,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称为“改土归流”,但实行地区有限,西南大部分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清朝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在西南设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个行省,加强管辖。
(3)江南
唐朝时,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唐朝时期,越州盛产青瓷,尤以秘色瓷最为名贵。扬州是长江流域东端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尤其是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造船业、铜镜业等较为发达,有繁华的夜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人称“天下之盛,扬为首”。扬州也是与朝鲜、日本进行双边贸易的重要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是造船业中心。
南宋时,1127年赵构即位,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该城人口曾达到百万。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由北移到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乃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之说。南宋时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元朝时,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的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松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江南一批小镇地因此而迅速发展。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是最主要的粮食北运港口,大规模的海运起点。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进一步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出发地主要在刘家港。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明中期以后,江南苏州等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成为手工工场。这说明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清康熙年间,南京出现拥有五六百张织机的丝织工场。南京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清朝设江苏和浙江两个行省管辖江南。上海属江苏行省。
(4)西藏地区
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精美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医药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传播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元政府封西藏地区佛教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文字,称为“八思巴蒙字”,密切了蒙藏的联系。
明朝设乌思藏都司管辖今西藏地区,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清军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了全藏。清入关后,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乾隆年间,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5)西北地区
唐朝在西北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朝在今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建立察合台汗国,在今新疆、中亚及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一带建立窝阔台汗国。
清朝时,平定了葛尔丹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其中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台湾地区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
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总之,经过从唐朝到清朝的区域管理和地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更加巩固,民族团结的纽带进一步加强。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更加同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