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脉络

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脉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数十年来,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孕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分布广泛。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均已出现了一项或多项文明因素。古越人的发明创造如植茶、养蚕、杆栏式建筑等等现在都成为代表中华文明的事物,而为世人所称道。这些历史进步都为古代中华步入文明的门槛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华文明的持久发展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脉络

中华文明又称大河文明,长江、黄河孕育了发达的华夏文化,也一直挑战着中华子孙的生存智慧,使他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行为方式,树立了古文明发展的新典范。

早在夏王朝建立前,长江黄河等就已孕育了多源、多样的文明因素。近数十年来,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孕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分布广泛。她的创造者绝不只是炎黄子孙。中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超过5000年,东北红山文化遗址距今也有5000年以上,西北大地湾文化遗址距今已达7000年。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均已出现了一项或多项文明因素。浙江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7000年的早期海洋文明;湖南彭头山古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早期农耕文明。现已发现的文明源头,即可归纳为六七个不同的区系类型,例如,考古发现,生活在东南沿海的“饭稻羹鱼”的古越人,在六七千年前即敢于以轻舟航海。古越人在大陆虽已消失,但现在东南太平洋诸岛上的许多民族都与古越人的后裔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台湾的先民高山族也是古越人的一支。古越人的发明创造如植茶、养蚕、杆栏式建筑等等现在都成为代表中华文明的事物,而为世人所称道。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木桨、舟的模型与许多鲸鱼鲨鱼的骨骼,都表现了海洋文明的特征。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华夏先民不仅学会了农耕,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人,还掌握了制陶技术、打磨技术和穿孔技术等,能制造出精美的石器、玉器和彩陶品。城市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识之一,湖南的屈家岭文化、河南的龙山文化和山东的龙山文化都发现了古代的城址。这些历史进步都为古代中华步入文明的门槛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子承父位,开始了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奴隶社会逐步形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一系列奴隶制国家机器如监狱、军队等先后出现。

自夏立国后,中华文明经历了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和秦汉隋唐封建社会两大时期。

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反映了这一朝代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井田制分封制等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宗法制的创立则实现王权与族权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初步确立的时期。政治上,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成为这段时间最集中的体现。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在各国逐步确立。经济上,井田制迅速瓦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推动土地所有制发生变迁。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华文明的持久发展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对人才的渴求和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诸侯纷争为知识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表达观点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www.xing528.com)

秦朝疆界图

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期。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制度;经济上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曾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汉朝时,除了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比较复杂外,在西部,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在南方,秦汉时,对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初步开发和管辖。秦汉两朝,民族关系的发展为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奋发进取精神则推动了秦汉走向世界的步伐。秦汉加强了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使得汉代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华古国再度陷入大分裂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政治上长期分裂割据,既有残酷的战争掠夺,也有对峙下的竞争发展。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民族关系上既有冲突也有融合。经历了民族大分裂到民族大融合的历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是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是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是在联合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和友谊。四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加速民族融合。五是民族间的战争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以包容异质,张扬个性,科技发展为标志。佛教迅速传播,虽有个别统治者毁佛灭佛,但从整个社会心态而言,却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尽管政局混乱,但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公元581年,隋文帝开创的隋王朝虽然寿命不长,但却实现了中华文明再度统一,南北大运河的贯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封建社会走向新的繁荣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