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慎68岁。他被削籍充军已经30余年。
这一年,川滇边界的九丝城发生都掌人叛乱。政府军平叛,大肆屠杀当地人民。杨慎听闻噩耗,十分悲痛。他心系国家安危,担忧黎民百姓,写下《九丝城行》:“九丝城畔都蛮哄,刘显擒贼姚梧纵。千户组绶丧其元,六郡疲民哭之恸。远碍近哨烟尘昏,江阳戒严长宁奔。咫尺成都消息且拥蔽,何况虎豹九关金马门。”[5]一腔忠愤,溢于言表。
因为战乱,这次他从江安舍舟登陆,经梅岭(今江安县红桥镇)、大坝(今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到永宁(今泸州市叙永县)后取川黔道到达云南。
杨慎穿着沉重的铁马鞋,蹒跚地走在泥泞的路上。大雪纷飞,狂风呼啸,怪鸟悲鸣,猿声彻谷。石板驿道又溜又滑,一不小心就会坠落悬崖。一路上,他跌倒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不知摔了多少跟头。艰难前行,无限哀思吟成字字泣血的《自江安登陆历诸险道》:“镜吹晴泥阻且修,琉璃岸倾铁马愁。藤萝箐出深井底,连天云在孤城头。眼前行路嗟如此,身外功名复何求……”
在这山穷水尽之际,饱经沧桑的杨慎,只希望早日走完这永远也走不完的行役之路。
72岁那一年,杨慎辞世。“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一生不得归乡,客居他乡30多年,那个时代亏欠他太多,却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活动与探究
1.同学们,请学唱歌曲《临江仙》,感受这首词的魅力。(www.xing528.com)
2.同学们,请搜集杨慎在宜宾的诗作,读一读,悟一悟,进一步了解杨慎其人。
【注释】
[1]引自魏明伦《宜宾赋》。
[2]出自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一诗。
[3]本节部分内容出自郑宽学:《当苏轼走过宜宾的山水》,《宜宾日报》,2018年8月7日。
[4]引自罗应涛著:《诗游僰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引自罗应涛著:《诗游僰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