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传承人层面的,更需要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在生活中善于发掘传统手工艺的实用价值,保护技艺存续与生存的空间。人类学观念认为,文化是相对的,不同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判,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相对和多元,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进行评判。对传统手工技艺评价更不能用“他者”标准来评判其是高雅或低俗。非遗是特定地方或族群的人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是特定地域内的民众主体,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实践、修正而积累下来的“一套独特的、适合于本区域生存和发展的传统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和广袤的地域空间内逐渐形成的与这一时空的自然结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传统手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由人类发明并掌握和使用它,它的发明和应用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传统手工技艺是在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独特生活样式,必须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民间艺术在社会的巨大变革过程中逐渐地瓦解,每年均有成匹的民间艺术门类在消亡。某种民间艺术的消亡作为一种生存规律可以理解,但作为某一类民间美术的消失是可怕的。这类情况不是在某一个地区出现,而是大量的非常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在社会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一时的经济利益的追求,而非正常的消灭,这是让人痛心的事情。因为许多民间艺术的消失不是暂时的,可能某一种民间美术的丧失会使得很多与此交融的艺术形式同样消失。艺术领域同样有一个“生态链”,当这条生态链的某些环节断裂时,相关的链条不是在自动地“愈合”,而是在“萎缩”,悄悄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这里有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层递性”或者“阶梯性”效应所带来的非物质化遗产的转化,也即城市文化的提高在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逐步转化。而乡村的文化观念在伴随城市文化的变革过程中“跨越式”前进。城市作为主流区域,在发展上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以寻找,而民间在接受这类文化时远比城市更加“囫囵吞枣”。有一些原因是文化素质低下所导致的,还有一些原因是无法抗拒的经济效应。因此,建立应有的民俗文化保留机制,培育民间艺术发展市场,在推广经济浪潮化的同时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是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正确之路。提倡“没有开发的就不要破坏,没有把握的就不要轻易改革”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否则,破坏的文化再也无法寻回来。(www.xing528.com)
民间艺术的“生态链”如同自然界的“生态链”一样,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原生态民间文化”破坏得尤为严重。人类总想尽最大努力把最大的物质利益放在最高的发展地位,而精神上的生活家园却在所谓的“新家园的规划”下,逐步变得愈加与自然不和谐。民俗陶艺的发展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就是本着一种维持原有文化体系进一步发展的格局,寻求失落的家园。民间刺绣、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都是普通民众的精神寄托,当这类文化消失和接受观念发生改变的时候,也是许多优秀的生活习俗与文艺创作丧失的时刻。也许我们不该把一切都按照某种样板化的模式,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改善我们的生活,界定我们的文化发展思路。如同我国56个民族的血统和生活习俗一样,丰富的不仅是这个大家庭中既有的历史文化,更多的是在保持各自的生活艺术空间之内,还在彼此分享文化的给养与抚慰。“生态链”在不同时期都需要链接,有时候在同一个链条上会存在多个链条分支,有时候只存在一个。如果这单一的链条断裂,也许需要很多时间才可以重新地将这个链条续接下去。也正是这样,才需要我们更多地去珍惜它们。因此,可以多方向地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如同一个链条重新延续了几个发展思路一样,前面也许是多个文化思路并行的一种发展模式,也许会有一条最好的链条可以继续发展与延伸,但不管怎样,鼓励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总比盲目地破坏要科学一千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