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周易正学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周易正学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从总体上把握孔子哲学的思想体系,举纲张目,探微索隐,进而联系当今,与时偕行,必当引起学界的重点关注。实际上,“天人合德”已经成为无须证明的自在公理,成为《易传》一系列命题在论述过程中不必明言的逻辑大前提,从而十分自然地成为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基石。由此可见孔子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可以与时俱进的奥秘:颠扑不破的内在真理性。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周易正学 孔子哲学思想解读

孔子哲学思考贯穿生平,泛见于《论语》《礼记》《孟子》等典籍。晚年归总定格,系统体现于《易传》。由于中国古典哲学多非专著,表述形式十分简洁,词语文句常涵多义,蕴藏孔子哲思的言辞文章亦不例外,造成人们的理解阐析常或不尽一致。为此,从总体上把握孔子哲学的思想体系,举纲张目,探微索隐,进而联系当今,与时偕行,必当引起学界的重点关注。现将作者有关浅见概述于下,以供探讨。

1.孔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天人合德。

天人相通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条件下,常能使人陷入迷思,走向莫名所以的神秘主义。其根本性问题在于:“天是什么”?它有意志吗?它是自然的存在,道义的化身,还是主宰一切的权威?孔子对“天”的描述可谓千姿百态。《论语》中涉“天”的语句共有八处,其中自然之天两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其他六处,既若主宰之天,又若道义之天。而从语境会意看来,则可认定“天”与道义息息相关。即便前述两处自然之“天”,亦具一定的道义意涵。在《易传》中,自然之“天”有五十三处,道义之“天”有二十三处,主宰之“天”有六处,可谓浓墨重彩,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孔子晚年的哲学思想倾向。尽管《易传》的“天”更加广大玄深,但与《论语》一样,它主要反映着“天”的道义品格。上述二十三处自然之“天”,绝大多数也与道义相缘。而尚余五处主宰之“天”,都与一个“祐”字相连。如何评价孔子对“天”的理解,关键在于对“祐”的释义。什么是“祐”?孔子解答说:“‘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他告诉我们:“天祐”即天助,天助顺天者。即对顺天而动、顺时而行。顺道而为之人,天必助之。于是,孔子又通过精辟的阐释,把天的超人主宰性转化为一以贯之的道义性(详见拙著《意象悟道·究〈论语〉〈易传〉之际,通孔子思想之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天的道义性集中表现为天的德性。孔子在《易传》中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什么?生万物,生人类。怎么生?阴阳往来,刚柔和合。据此,古代天人相通的神秘性在《易传》中转化为“天人合德”的道义性:“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请注意,这里的所谓“鬼神”,只是使用民间通俗语言来表达“阴阳变化”的哲学概念,因为孔子早已说得一清二楚:“阴阳不测之谓神。”

“天人合德”,实则“人合天德”。因此,《象传》以六十四卦为哲学课堂,逐卦讲解人德应当如何合乎天德。乾卦显示“天行健”,则“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显示“地势坤”,则“君子以厚德载物”。屯卦显示“云雷”,则“君子以经纶”。蒙卦显示“山下出泉”,则“君子以果行育德”……不仅《象传》,整个《易传》处处刻印着“天人合德”的标记。实际上,“天人合德”已经成为无须证明的自在公理,成为《易传》一系列命题在论述过程中不必明言的逻辑大前提,从而十分自然地成为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基石。

2.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三才之道。

《易传》超越“道可道,非常道”的认识层次,归纳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证之古今而皆验的真理性论断: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内涵如下。

第一,阴阳相交。表现为世界及其万物毫无例外地均由一阴一阳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两种形态或两种动能、两种力量交错集合、交织构成。

第二,阴阳相依。阴必伴阳,阳必伴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第三,阴阳相对。没有绝对的阴,亦无绝对的阳。A对B为阳,对C或为阴。

第四,阴阳相当。阴与阳性有不同,质有差异,行有偏好,位有高低,但其品格平等,价值无殊。

第五,阴阳推移。阴推阳移即阴进阳退,阳推阴移即阳进阴退。推移之间,进退之际,构成世界及其万物不停地运动变化。

第六,阴阳消长。它是阴阳推移的结果。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阳长阴消事物趋盈,阴长阳消事物向虚。总体能量守恒不变。

第七,阴阳转化。阴阳推移、消长到达一定节点,将会发生相互转化而导致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阴阳之道既是宇宙自然之道,又是人类社会之道。它体现着客观世界的规律,所以又被称为天道。依据“天人合德”原理,天道当启引人道。《易传》由此提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据此将仁与义从一般善德提升至人道高度,显示着孔子对仁义的社会实践功能进行哲学升华的强烈意愿。从本体意义上说,仁主导义,义从属仁。因而仁为阳,义为阴。从功用意义上说,仁见柔和,义见刚强,因而仁为柔,义为刚。阳不能离阴,柔不能无刚,故义与仁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仁而忽义,则东郭先生众矣。义而略仁,则游侠之客暴矣。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国家同样如此:既须重仁政文治,又须重宪义法治。内政外交,莫非文武兼备而后安。韩愈提出自尧舜始而为后世儒家主流认可的“道统”,其实唯在孔子倡言以仁义为内核的人道学说确立后才有其明确的意涵。这种道统表现于政治,就是“外王”;表现于思想,就是“内圣”;表现于文化,就是“百花齐放”;表现于社会,就是和谐安定。它是董仲舒上书“大一统”观的道德支柱。然而汉代实行的“大一统”,既是国家版图的“大一统”,又是皇权无限的“大一统”,更是思想专制的“大一统”。而据孔子人道本义联系当代实际应当可以理解的“大一统”,则是国家主权的大一统,民族协和的大一统,以包容性与原则性相协调的文化大一统,以道德义理为准绳的思想大一统。上述以仁爱与正义为内核的道统,引领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人民的拥护与历史的检验使其成为一种无须明言的“主义”,这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西方世界一版再版并力图普世输出的人道主义,岂知版权早为中国所有。由此可见孔子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可以与时俱进的奥秘:颠扑不破的内在真理性。

3.孔子哲学思想的实践要领——通变知几。

孔子认为世界及其万物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人们必须适应客观规律,应变求通。他在《易传》中指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指事物运动导致量的增减最终达到极限;“变”指由量变发展为质变;“通”指旧过程结束而新过程开始;“久”指推陈出新恒久不已,成事立业永无止境

通变的前提在于凭借卦象的多角度模拟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尽可能准确地预知未来。长期以往,古人曾经将认识事物未来的意愿寄托于神秘的筮占,孔子为此对其进行了回归理性的文化改造,要点是确立“数”的理念。他指出:“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借阴阳变化预测未来),逆数也。”通过顺向取得已知数来逆向求得未知数,这就是孔子关于预测过程的理性解析。为此,他将十以内的奇偶数设定为天地之数,营运演算,引申类比,认为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按照人们的实践要求,完成“天下之能事”。就本质言,他已经把卦爻图象视为原始的数理模型。限于当时低下的科技数学水平,孔子的上述论说还只能作为大胆的假设。但两千多年后数字世界的现实产生与利用现代数理模型进行各种预测,不能不令人满怀敬佩与赞赏地向这位天才的哲学家和哲思洋溢的古典未来学家致敬!

主张观象通变、逆数通变的孔子,特别强调尽早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他称出现趋势转折时的细微迹象为“几”:“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并谆谆告诫“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他教导立志创新创业者效法圣人“极深而研几”,因为“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套用现代语言说,就是要我们向功业卓著的前辈学习,精心深入地专攻学问,研究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微妙动向及其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因为只有博学深钻,才能会通普天之下的各种思想观点;只有研发精微,才能完成普天之下的各种事业。

在通变知几的实践中,孔子倡导适时与当位。适时就是“时中”,行动恰到火候:“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当位就是坐正位置,尽责守职;既不尸位素餐,也不越俎代庖。或如《论语》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把握好时与位,亦即把握好时间(包括四时变迁与时局时势)与空间(包括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它不仅需要智,而且更需要德。德的集中表现是“中正”。南宋进士、诗人、《诚斋易传》作者杨万里说:“《易》者,圣人通变之书也。”“得其道者,蚩(痴)可哲,慝(奸邪)可淑,眚可福,危可安,乱可治。致身圣贤而跻世泰和,犹反手也。斯道何道也?中正而已矣,唯中为能中天下之不中,唯正为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而万变通。此二帝三王之圣治,孔子、颜、孟之圣学也。”这样的论评可能夸张了一些,但孔子在《易传》中确实是以中正为一重要原则来分析吉凶休咎的,所以《周易折中·义例》确认:“刚柔中正不中正之谓德。”

4.孔子哲学思想的人本精神——各正性命。

从天道着重演绎出居天地之中的人道,鲜明地揭示了孔子哲学思想的人本精神。这种人本精神的革命性理念,首先在于谋求人性的彻底解放与个性的正当自由发展,从而自己掌握自己的正常命运。孔子于《易传》开篇即明确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面对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何适应?如何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性命、优化性命。保护和优化的要诀唯在一字:正。孔子强调人的个体自己修正自己的性,自己端正自己的命。前者即“率性”,优化个人的品性;后者即“休命”,美化个人的运命。人人自主“率性”,自主“休命”,体现着自由,体现着平等,也体现着人权。

怎样“率性”?孔子的教导是“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怎样“休命”?孔子的回答是“顺天休命”。两者都归之于理。前者是社会之理,即道义;后者是自然之理,即天理。综合起来,孔子简明地概括为“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性命之道又联系着“易简”之理。“易”是乾天之性,在刚健中表现平易。“简”是坤地之性,在柔顺中表现简单。《易传》以连环推导的方式提出论证:“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择要说来,基于乾坤的“易简”之性,则人有亲而事有功,通过成就贤人的久德大业而获得天下之理,从中实现“成位”的目标。成位,即成就个人在社会中应有的职位、地位与品位,实质上是成就自身的历史使命与生命价值,也可以说是人生的终极之“命”。孔子阐述的性命哲学,理精义湛,切中现实。

5.孔子哲学思想的体用特色——道器会通。(www.xing528.com)

一阴一阳之道作为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具有理论核心的主体地位。其功用则表现为对于具体实践的普遍指导。在“道”的指引下,实践的成果化为时空运动中的事物,被称为“器”。针对“道”与“器”的关系,孔子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哲学命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围绕道与器的命题,在中国哲学史上绽开一朵朵思想之花。唐孔颖达说:“道是无体之名,器是有职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周易注疏》)崔憬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周易集解》)宋司马光说:“无形之中自然有此至理。理在天为阴阳,在人为仁义。有形可考,在天为品物,在地为礼法。”(《温公易说》)程颐说:“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二程语录》)朱熹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子语类》)王宗传说:“道也者,无方无体,所以妙是器也。器也者,有方有体,所以显是道也。道外无器,器外无道,其本一也。”(《周易折中》)明末清初王夫之说:“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周易外传》)又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中庸章句》)清代戴震则认为:“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孟子字义疏证》)……上述种种论说,事关哲学重要概念的认识问题,看来不宜简单地用“唯物”或“唯心”的框子去给它们定性,而更应当从孔子哲学思想关于体与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去进行探讨。

在《论语》中,我们确实可以感觉到孔子对于“道器”界限分明。例如子贡表现再好,仍然是“器”,至多不过升为“瑚琏”,难与“居陋巷”、“不二过”的颜回之“道”比拟。然而,晚年的哲学思考,让孔子体悟到道与器一脉相通,会成一体。“器”可以出“道”,“道”可以化“器”。过程的中间节点是“形”。“形”非“道”,须“上”而成“道”;“形”非“器”,须下而化“器”。从全篇文辞整体(《系辞上传》第十二章)看,中心说的是“立象尽意”。因此,这里的“形”直接联系着“象”。这种“象形”或“形象”,是孔子“以类族辨物”的逻辑中介,按今天的术语说,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谓的“共相”。向上归纳,据一般而探本质,可以求规律之道。向下演绎,由一般到特殊,可以化实践之“器”。为了使大众理解乾坤之道会通实践之器的“神秘”过程,孔子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门户开关的简明现象,深入浅出地作了精辟的阐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它通过十分平常的门户开关日用过程,居然引出乾、坤、变、通、象、器、法、神八个相当玄深的哲学概念。这里需要注意,“见乃谓之象”,“象”是名词,实即“形而上”之“形”,皆为共相。“形乃谓之器”,“形”是动词,实即“形而下”。门户开关的实践体现乾坤之道:开门是乾,关门是坤;一开一关,乾坤推移,导致运动变化;人们适应变化,适时进出,往来不绝,就叫变通。接着,从个别到一般的共相显现(见)就是“象”。在此基础上“形而下”赋之以具体的形状情态就成为“器”。进而掌握其中原理以供普遍应用,就是规章制度。对此老百姓全部点头认可,并且广泛充分地加以利用,这就是乾坤阴阳之道所以为“神”了。孔子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把道与器、体与用、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生动形象地说得一清二楚。

6.孔子哲学思想的终极追求——生生不息。

孔子对《周易古经》评价甚高,认为“生生之谓易”。他指出:“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他告诉我们,“一阴一阳”之道是世界万物,首先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道,生命持续发展与不断美化、优化之道。为此需要开发物质世界,成就文明功业,让大道之光普照天下。从世界的本初到人类社会建功立业,孔子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不妨称之为“太极生生律”。律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是世界之本,宇宙之原。按当今的最新科学发现,可以比拟为宇宙大爆炸前瞬间的“奇点”。由此产生阴阳两仪,即物质与反物质,空间与时间。“四象”可以理解为万物运动变化中的盈虚、增减现象。八卦则是完整系统地模拟世界、认识世界的系统人文符号,其中蕴藏着道德、义理、自然、人文以至万物的运动变化。如能正确地加以运用,当可趋吉避凶,化难成祥,完成文明大业,达到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孔子认为,生生不息,必须“保合大和,乃利贞”。《彖传》的这个论断是紧接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说的,意味着“利贞”首先是利于性命的正固。为什么“保合大和”利于正固性命?因为无论正性或正命,都不能离开“和”:阴阳和合,刚柔和合,即为大和。后来孔子又在《文言传》中补充阐释“利贞”:“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从而与“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融合贯通起来。性命的正固不仅直接关系到生命,而且广泛地影响着人生的方方面面,可见生生过程中突出“和”字,意义重大。

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地延续发展,不能离开和,也不能离开和的文化。孔子是中国“文化”概念的首创者。他提出“物相杂,故曰文”,把“文”定义为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错和合的情状,进而反映相互之间的关系。“化”是“变”的升进与成果。“文而化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孔子在《易传》中宣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柔来而文刚”,“刚上而文柔”,即刚柔交流,阴阳亲和。人文指“文明以止”。而“文明”为离(阴卦)之象,“止”为艮(阳卦)之象,二者合成表现文义的贲卦,同样寄寓着阳刚与阴柔亲和交流的意涵。所以,孔子倡言的“文化”本义,就是推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亲和交流,化成一个和谐美好的天下。这也是实现“生生不息”的必然要求。

7.孔子哲学思想的认识新路——意象思维。

一般地说,文艺重视形象思维,哲学重视抽象思维。孔子则独辟蹊径,在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时,开发出一条可称意象思维的认识新路。

孔子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可以尽意的不是“言”,而是“象”。他指出:“圣人立象以尽意。”“象也者,像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因此,观察卦象,可以通过模拟来想象与认识世界万物及其运动变化。孔子观“乾”之象而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观“坤”之象而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观“既济”之象而明“水在火上”,“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之意;观“未济”之象而明“火在水上”,“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之意……

意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察象究意。前已申述,“象”其实是一定事物的类族共相,所以,“察象”运用的是类比法,大致属于逻辑演绎。“意”则表现已存概念的运作与新生概念的构建,常或趋向逻辑归纳。由此看来,意象思维并非随心所欲,排斥逻辑。恰恰相反,它既可包容逻辑思维,又可包容艺术思维。

意象思维重视直觉与灵感,强调由形而下之器直通形而上之道的“感”。《易传》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孔子借咸卦之名直言:“咸,感也。”(“咸”为“无心之感”)继而引申发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或问,意象思维究应归于“唯物”或“唯心”?答曰:意来自象,象来自对实践之物的认识与模拟,则“物质第一性”明矣。然而,孔子之时,本无所谓“唯物”“唯心”之说,跳出条条框框,孔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则是“唯变”:“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看来,意象思维内涵着辩证思维(参阅拙著《意象悟道》上编下篇《妙哉意象》)。

8.孔子哲学思想的简要概括。

孔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意蕴深沉。择要梳理,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

“一极”就是太极。它揭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起点、传统哲学的“理”“气”之根,还可比拟为现代科学关于宇宙大爆炸瞬间的奇点。

“二仪”就是一阴一阳。它们代表着世界及其万物生成与运动变化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因、动力、能量、形态与一切矛盾体的对立统一。

“三道”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天道表现为阴阳交流,平和对待;地道表现为刚柔相济,互助互补;人道表现为仁义兼行,德合天地。

“四德”就是元亨利贞。元为善,表现于仁;亨为美,表现于礼;利为和,表现于义;贞为正,表现于恒(固)。通俗地说,“四德”即善美和正,表现于仁礼义恒。

“五谛”指五项体现相对真理的精辟论述(参见《意象悟道·〈周易〉五谛——孔子的伟大创见》):

1.太极生生律。它阐述世界的本原与生成、发展规律,指导人类趋吉避凶,生生不息。

2.易简成位说。它以乾性平易、坤性简单为依据,论证“易”与“简”的功能、作用与意义,指引人们启真发诚,建德立业以“成位”,即完成人生的价值追求。

3.通变知几论。它强调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研判刚柔推移、阴阳消长的状态、趋势与规律,显微知著,预见未来,达到顺时以动,见“几”而作,当机立断。

4.道德性命观。道表现为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道的践行在于德,德的积存在于性;“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性关乎命,命系于性;“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最终达到“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即合于道,“尽性”则正其命。

5.意象思维学。它是孔子在创造性地传述《周易古经》中形成的一项思想方法与思维理论。崇尚尽意立象,察象究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