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责任越大,担当越多,地位也越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麻醉学科的临床地位明显偏低。麻醉界的前辈和有识之士为此可谓是费尽心力,他们一边大力发展麻醉学科,一边奔走疾呼为麻醉正名,也终于在1989年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承认和肯定,即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2号文件,明确麻醉学科属于二级学科、临床一级学科。此后经过近3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麻醉学科已逐渐与世界接轨。但相对于学科和专业的快速进步,国内麻醉行业的地位和麻醉医生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调查显示,近七成麻醉医生对执业环境不满意,并且没有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少医院管理者至今还分不清楚麻醉科是属于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甚至目前国内仍存在少数三级甲等医院的麻醉科被列为医技科室的现象。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越是综合实力强大的医院,越认可麻醉学科的重要性。因为麻醉学科是医院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是医院提髙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也是医院协调各科室之间关系的中心学科。如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是在2017年1月将麻醉学科升级为麻醉学部,旨在彰显其麻醉学科的重要性和品牌效应。但客观地说,麻醉学科的临床地位问题,并不能仅仅依靠麻醉界有识之士的全力争取,同时还有赖于每一位麻醉医生的自身努力。所谓“麻醉兴旺,匹夫有责”,在每一天的日常麻醉工作中,每一位麻醉医生的担当越多,承担起的责任就越大,整个麻醉学科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了。
就本案例来说,产后大出血本是一种致命性的妊娠并发症,也是当前全球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来势凶猛,孕产妇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并迅速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大出血的救治至今仍是全球性的医学难题之一,全球几乎所有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指南都强调产后出血抢救时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这是提高抢救效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而麻醉医生作为管理产后出血、输血的专家,是这个团队的关键成员,也理应发挥其良好的复苏技能、出血管理和危重病监测治疗的特长,包括休克诊断、早期液体复苏、麻醉方式的选择、血液管理、血细胞回收与监测等,并在产后大出血的救治中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可惜的是,本案例中的麻醉医生不但没有成为救治的主力并负起责任担当,反而因麻醉方式选择错误而致患者病情迅速加重和死亡,有限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决定了其很难在这种危重救治过程中担当大任。当然,这中间可能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当事的麻醉医生出现了误判。正如法院判决中指出的那样,由于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时即使采取“所谓正确”的全身麻醉方式,由于麻醉前并未禁食,在麻醉插管和用药时,也有发生致命的误吸风险。当事麻醉医生可能是在权衡两种麻醉方式的利弊后,最终选择了“临床禁忌”的椎管内麻醉方式。但无论如何,这中间还是暴露出当事麻醉医生临床经验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对出血量的低估、抗休克措施不力、麻醉风险预估不足等方面。就现阶段的技术设备而言,急诊饱胃并非是全身麻醉的禁忌证,采用相应的防备措施后,其诱导插管的麻醉风险还是可以接受和可控的。而本案例的产后大出血产妇,当时血压仅80/40mmHg,心率110次/min,脉搏微弱,并且仍出血不止,在此休克情况下没有先予快速的输血、输液并辅用血管活性药物,就漠视风险、贸然实施椎管内麻醉,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麻醉医生确实是难辞其咎。(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