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麻醉技术和药物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更安全麻醉药物的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等先进监护设备的使用以及小儿专科麻醉医师的培养等,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麻醉相关的病死率在逐年下降。发达国家小儿麻醉相关病死率已从1961~2000年的(0.2~2.9)∶10000下降到2000~2011年的(0.0~0.69)∶10000。但因为与成人生理上的巨大差异,围术期小儿麻醉相关的病死率仍明显高于成人,临床上小儿麻醉不良事件更是难以避免。再加上随着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开展的小儿手术越来越复杂,麻醉医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大,如何有效降低小儿麻醉的临床风险也成了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更全面地识别小儿围术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麻醉安全意识,包括做好麻醉前准备、优化小儿麻醉方案、完善围术期患儿监护、规范儿科麻醉专科教育和培训、建立麻醉紧急事件报告制度等,都是进一步减少小儿麻醉风险、保障围术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小儿与成人在解剖、生理、心理及药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年龄越小,差别越大。小儿年龄达10~12岁时,才逐渐接近成人。过去10多年以来对婴儿应激反应的研究也否定了以往认为婴儿不具有对疼痛和刺激产生反应的观点。相反,婴儿手术时对疼痛和刺激的内分泌反应要比成人强3~5倍,其伤害通路和存在于脑干的心血管及神经内分泌控制中枢之间的联系包括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甚至在早产儿阶段就已发育完好。所以在对小儿实施麻醉时应达到良好的抗伤害性刺激和镇痛程度,并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熟程度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同时,因小儿对麻醉的代偿能力有限,麻醉期间必须严密观察,如能在出现异常反应的早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小儿麻醉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否则,一旦疏忽或没有及时处置,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年龄越小的小儿,这一过程发生越快,麻醉医师在此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思考,而只能是依赖于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建立的条件反射,进行快速处置。但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麻醉医师缺乏小儿麻醉的专门培训,累计从事小儿麻醉的例数不多,经验不足。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小儿麻醉仍多数依赖于氯胺酮,无论何种手术、手术时间多长,都是千篇一律地采用氯胺酮麻醉,从头管到尾。但目前来看这种缺乏呼吸道保护和有效呼吸支持的传统麻醉方法,其安全性并不高。一旦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再处理时将十分被动。因而在国内十分有必要加强和普及小儿麻醉的专科培训,以改变这些不安全的、陈旧的麻醉方式和理念。实际上,早在2011年,为进一步推动与发展中国小儿麻醉的亚专科建设,实现小儿麻醉专科医生培训的制度化与体系化,提高在职麻醉科医师的小儿麻醉水平和技能,降低小儿麻醉的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已批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国内的小儿麻醉水平和安全性也随之在逐年提升。
小儿麻醉之细节决定成败(www.xing528.com)
(盛 诚 黄长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