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作文教材:多彩活动,精彩写重点人物

小学作文教材:多彩活动,精彩写重点人物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前可以写写时间、地点、活动场地布置、氛围渲染、参与人员等等,目的是让读者明白作者对于这次活动印象很深刻。它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另外,学生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活动,容易导致写得过多,重点不突出。要想把“多彩的活动”写精彩,就得在重点部分的描写上多下功夫。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思路,选择活动中一个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等校内外活动,你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请选其中一次活动写下来,要写清楚活动过程,印象深的部分写详细,注意点面结合,同时写出自己对活动的体会。写完读给同学们听,根据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关键语

关键语一:活动

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多人参与的。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有两种形式:游戏活动、学习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换句话说,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而课内活动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活动。明确什么是活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材。

关键语二:多彩

这次习作要求中的“多彩”是指感受的多彩。活动形式的丰富是多彩,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感受的多彩才是练习表达的重点。这感受可能是传统认识中的成功、有意义、有趣、快乐等等,也可以是活动中的各种体验、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本次习作,抓住一种感受写一种活动即可,同时交代清楚了印象深刻的原因。

关键语三:活动过程

过程包含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活动前和活动后略写,活动时应该详写。活动前可以写写时间、地点、活动场地布置、氛围渲染、参与人员等等,目的是让读者明白作者对于这次活动印象很深刻。活动后写写心情、感受或收获,语言要简短,富有哲理更好。对于活动时的记叙,后文详述。另外,除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这次活动以外,也可以倒叙布篇。

关键语四:印象深的部分写详细

这篇习作中印象深的部分其实就是活动的场面。什么是场面呢?它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而这部分的详写,主要是描述整个场景以及人物的表现,比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这里的人物包含自己和其他人。

关键语五: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指的是详写和略写的结合。在叙事的过程中,对多个事物的描写是“面”,对于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是“点”。其中“点”的描写更应该具体化,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尽量进行细节描写。

文本相连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紧密相连。《七律·长征》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是面;而后面的诗句分别描绘了翻五岭、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跨岷山等画面,这是点。《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中同样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记叙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在几篇文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学生就基本上懂得了什么是点面结合,懂得了哪里详细,哪里略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活动的场面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构思点拨

选材立意:

为什么要写这次活动呢?这是老师必须要在学生选材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的问题。学生参与的活动很多,而本次作文要求,并没有约束学生的选材范围,从文字和图片材料中举出的例子来看,校内外活动、课内外活动都可以。正因为选材范围广泛,立意尤为重要。立意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就可以,可以在拓宽学生习作思路的环节多提醒,让部分孩子说说自己要写的活动,谈谈印象深在哪里,以点带面,从而引导学生习作立意健康、新颖。

结构行文:

这篇作文的叙述顺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就可以,即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也可以先用简单语言描写活动中最精彩的画面和镜头,倒叙开头;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总之,从文章的结构安排上看,此文并不是很难。

语言表达:

文章语言在描写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四个字的词语烘托氛围;抓住活动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从细微处着手,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得。

暖心提示: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关注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就忘记了点面结合,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关注了环境氛围的渲染,可能就忘记了重点环节、人物的刻画……为此,老师要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时间,师生的交流提示中,学生自己找找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弥补自己初稿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初稿后的讲评环节很重要。

另外,学生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活动,容易导致写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因此在构思时,提醒学生标注好详写和略写部分,甚至用什么方法来表达都提前设计好。

要想把“多彩的活动”写精彩,就得在重点部分的描写上多下功夫。另外,文章的开头、结尾也要多多动脑进行构思。然后,让学生分别在这三方面进行训练,最后有选择地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帮扶知法

这篇写活动的作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记事的文章。文章开头可以从声音,从环境氛围的渲染开始,这样的开头更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例如:

①“八班加油!八班加油!”……炎热的大操场上,拉拉队员们拼命地大喊着。我们正在举行足球联赛总决赛。

②一盏盏彩灯悬挂在操场四周,各式各样。有只小兔子,眨着大眼睛;旁边一朵大荷花骄傲地盛开着……灯谜的彩条随风飘着。同学们陆陆续续跑过来了,操场上影子越来越多,我们绞尽脑汁猜着各种灯谜。

活动的重点部分要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写清楚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非重点人物的表现。每个人物的描写要选择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使得文章读起来不枯燥。例如:拔河比赛中其中一个选手写动作,另一个选手就可以多写表情,除了比赛双方的重点人物,还可以写写“拉拉队”,写写老师的表现,但是不能过多描写,要突出详略。请看下面足球赛的精彩片段描写:

③奇迹发生了,球一下子就落到了我们班球员的附近,对手像老虎捕猎一样冲了过来。但我班的足球队员发威了,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谁知,球最终还是落在我班球员的脚下,只见他瞄准对方球门,飞脚把球踢了出去,敌方的守门员没有防住。“耶!进球喽,进球喽……”我们全班同学欢呼了起来。

这样的场面描写,既写了比赛双方的表现,还通过对声音的描写略写了观众的表现,紧张、激烈瞬间就被这简单的文字表现出来了。习作之前要考虑好每部分如何完成,这样才更有利于达到练习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在指导环节,注意细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放手练习

在上一环节的讲解、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懂得点面结合中“点”的描写如何做到具体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思路,选择活动中一个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将长篇的习作分解成一个小的片段练习,减轻学生负担,并做到课上讲评。

【教学目标】

1.引发回忆,感受生活的美好。

2.指导学生写清楚活动过程和活动中的体会。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活动的场面。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详细。

2.难点: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活动的场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活动照片或者小视频,回忆多彩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选材

(一)观看视频,回忆活动

1.播放视频《儿时的记忆》,请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都回忆起了什么?

视频说明:该视频分为两个部分:校园里的记忆;社区中的回想。内容为儿时在不同环境中组织的活动,按照时间顺序组成。下图只是部分视频活动展示:

2.过渡:同学们刚才回忆起了很多美好的往事。每一次活动都有意义,那么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次活动呢?你默默想一想,在练习本上悄悄写写活动名称好不好?

3.请同学们读读教材的文字及图片内容,看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4.再指名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到读者,你准备通过本次习作告诉读者一些什么?这也是在进行文章立意指导。同时帮助学生归类,由此及彼,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类似,就可以立意类似,但是为了求新颖,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

学生可能会谈到活动中的启发,活动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活动中的酸甜苦辣等各种滋味,只要是积极健康的一点体会即可。千万不要涉及太多的主题。

(二)头脑风暴,说说活动

1.过渡:请你慢镜头回忆你印象深刻的活动场面,然后填写下表。

2.小组内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过渡:要想写好一次活动,必须要有特别细致的回忆才行。细节之处才能彰显文章的精妙。咱们写的文章才会与读者产生共鸣。

二、搭建支架,学写场面

(一)学习场面描写

1.回顾《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战斗场面描写:你还记得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进行点面结合描写的吗?

2.师生共同总结:

(1)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也就是“面”的描写。

(2)再分别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是“点”的描写。

(3)这自然段既进行了群像描写,也进行了个体描摹,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

3.出示“跳蚤市场”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尝试进行具体描写,即重点指导“点”的描写。(指导方法见“重点指导”。)

(二)构思文章结构

1.师生共同讨论:如果要想写好这次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完成自己要写的印象深的活动的习作提纲。

三、撰写初稿,交流评价

1.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印象最深的活动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尤其要写清楚活动中的精彩场面。(www.xing528.com)

2.注意事项是:

(1)写清楚活动过程。

(2)印象深的场面要写具体。

(3)运用了点面结合来描写重点场面。

(4)把活动的体会写出来。

3.学生写作。

4.交流评价。(利用习作评价表完成)

四、修改誊抄,图文分享

1.请同学们根据同学的修改建议,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4)是否运用了点面结合法,欠缺的描写进行补充。修改时还要首先注意,学生的立意是否合理,再做这些方面的修改。

3.如果有活动图片,可以组织进行图文分享。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修改誊抄。

一波三折的足球联赛

韩尚桐

炎热的大操场上,我们正在举行足球联赛总决赛。

一声响亮的哨声响起,对方前锋抢先一步抢到了球,带球绕过薛智硕,直逼毛卓亮。毛卓亮也不甘示弱,快速将球传给汪浩森。这时,汪浩森和薛智硕准备组织攻门,然而球被对方的后卫和二号前锋配合着劫去。只见那名前锋飞起一脚,球从球门左上角进了门。

第二次发球开始了,汪浩森这次抢先一步劫到了球,将球回传给了薛智硕,随后极速向对方后区冲去。对方的后卫头顶到了球,随后快步上前劫走足球,准备传球给前锋。这时,汪浩森突然快速向前冲,劫走足球,飞球进门。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迎来了点球大战。点球大战的结果是:对方一球射偏,而我们进了一球。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们成了足球联赛的冠军。

这次一波三折的足球联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失败一次就放弃,你还有反胜的机会!

1.点面结合法不明显,补充比赛现场上整体场面描写,也就是“面”。

2.重点场面中的描写不够具体,要多添加球员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注意每一回合比赛双方的动作细节描写。

3.补充比赛过程中观众的描写,虽然要略写,但是观众的表现也能够体现比赛的激烈。

一波三折的足球联赛

韩尚桐

“八班加油!八班加油!”……炎热的大操场上,拉拉队员们拼命地大喊着。我们正在举行足球联赛总决赛。

绿茵场上,十班和八班的足球队员们在两个球门之间你争我抢,小小的足球在队员们的脚下像变魔术一样地滚来飞去,好不热闹!

由拉拉队的加油声开篇,吸引读者兴趣。

一声响亮的哨声响起,对方前锋抢先一步抢到了球,随后毫不客气地强行用右肩把前面的汪浩森怼到另一边,横冲直撞地带球绕过薛智硕。他如一头愤怒的公牛般,带球直逼毛卓亮。毛卓亮也不甘示弱,右上步向前冲,闪身劫走足球,然后快速将球传给处于敌方后卫区的汪浩森。这时,汪浩森和薛智硕准备组织攻门,然而球被对方的后卫和二号前锋配合着劫去。对方后卫一个大脚踢给处于我方安全区的那名前锋。只见那名前锋飞起一脚,球从球门左上角进了门。

抢球、带球的动作描写很具体,“毫不客气”“怼”“横冲直撞”这些词语和这个比喻都写出了比赛的激烈。

对方观众欢呼起来,而我们这边士气大减,同学们唉声叹气,球员们互相吐槽,有人指指点点起来。

对于观众的描写侧面写出了比赛的你争我抢的状态。

第二次发球开始了,汪浩森这次抢先一步劫到了球,将球回传给了薛智硕,随后极速向对方后区冲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球被别的队员抢了去。薛智硕果然不负众望,还不等对方围上,就将球迅速踢回给了我方守门员王伟智。王伟智一个远开大脚,球从球门向对方安全区落去。对方的后卫头顶到了球,随后快步上前劫走足球,准备传球给前锋。这时,汪浩森突然快速向前冲,侧杀一刀,劫走足球,随后带球后冲,从右边闪过前锋,然后飞球进门。同学们一阵欢呼。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迎来了点球大战。点球大战的结果是:对方一球射偏,而我们进了一球。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们成了足球联赛的冠军。

略写点球,写出了联赛的结果,真实合理。

这次一波三折的足球联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失败一次就放弃,你还有反胜的机会!

“我和祖国共成长”合唱比赛

宁怡雯

9月30下午,学校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合唱节比赛,每个班级都把自己的合唱曲目练习得天衣无缝。同学们就好比大战在即,为了在台上绽放自己班级的独特光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略写活动前的准备,预示着活动的热烈。

操场上汇集了全校师生,就如人的海洋一般,热闹非凡。场上的同学有的小声练习歌曲;有的和朋友一起边数拍子边跳舞,害怕自己给班级拖后腿。这时,音响里传来了校长的声音,像往常一样,发表开幕致辞,并且问了我们三个问题,得到了我们响亮的回答。在主持人小同学的报幕声中,“我和祖国共成长”合唱比赛开始了。

比赛前对于赛场的描写从不同角度进行,这样的“面”的描写概括写出了赛场上的状态。

三年级一个班的小同学们整齐地走上舞台,他们演唱的是《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这首歌曲。男生们身穿黑色西服,红色的领带系好后垂在胸前;女生则穿着黑色小纱裙,腰间系着红色的蝴蝶结,统一把辫子盘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间的一位小男生,他的手里拿着一把小提琴,为歌曲伴奏。台上传来了同学们洪亮的歌声,小提琴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演出结束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部分描写主要抓住三年级某个班级进行描写,接着又重点描写一个小男生,写得比较具体。这是“点”的描写。

在一曲曲壮烈豪迈的歌声过后,轮到我们班上台了,老师把我们带领到台下准备并嘱咐我们:“做动作时一定要统一,唱歌时眼睛一定要看着李子腾的手势和口型,知道么?”“知道了!”我们回答道。听到主持人报幕完毕后,全班同学一起走上舞台,我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在整个合唱中,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李子腾的指挥,生怕自己会抢拍。“中国,我爱您!”音乐声停了下来,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

表演结束回到场地时,演出已接近尾声。音响里播放着《我和我的祖国》,全校师生一齐演唱,嘹亮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荡。

再一次对整个场面进行描写,渲染比赛气氛,写出了全体师生的激情。

比赛结束了,这次的合唱比赛,每个班级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1.语言:真实合理,从动作、语言等多方面抓住重点场面进行描写,体现比赛的激烈。

2.结构:文章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进行记叙。对于比赛时的描写又做到了点面结合,其中重点写了一个班和我们班的表现,写得比较具体。

3.描写:在进行“面”的描写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叙述,不做具体描写。

金秋运动会

侯康乐

酷暑已去,金秋送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只见运动健儿摩拳擦掌,他们平日里刻苦练习,现在信心百倍。至于我们这些没有报名的,可以为他们加油打气。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和体委把我们带到了操场看台,让我们一排排坐下。运动员们坐在最前排,他们精神抖擞,蓄势以待,准备随时投入到比赛当中。

对于全体同学进行描写,写清楚了比赛前的情况。

在万众瞩目之时,主持人宣布:“我宣布,六年级运动会,现在正式开始!”雷鸣般的掌声随之而来,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也随之播放。放眼望去,整个操场的看台座无虚席,十分热闹,欢呼声、音乐声、鼓掌声交织一片,不一会儿便安静了下来。

运动会赛场的整体描写,看到的、听到的都写得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是“面”的描写。

首先是200米短跑项目,运动员们蹲伏在起跑线上,有的不慌不忙,面带微笑,眼神坚定,一看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的表情僵硬,流着汗珠,可能是第一次比赛略有些紧张;还有的意志坚定,全神贯注,好像十分自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砰”发令枪响了,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拼尽全身力气向前狂奔,他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伴随着一阵阵“加油”声,他们陆续到达了终点。

接下来是800米跑,800米跑考验的不是选手的爆发力,而是坚持力和耐力。我们班的王硕上场了,别看他个子不是很高,他可是我们班公认的“体育健将”,每次上体育课他都能跑第一名。只见他稳重又不失坚定,自信中又略带紧张。他站在起跑线上,随着发令枪一声枪响,他向前跑去。他虽然不慌不忙地慢跑,但是又速度得当。既节省体力,还超过了两三位选手。看台上的我们早已忘记炎热,全神贯注地盯着比赛场,有的同学伸长脖子,恨不得看到他们的特写;有的同学扯着嗓门,大喊:“加油,加油”;还有的同学挥着拳头,仿佛鼓励着他勇夺第一。王硕跑着跑着,忽然,一道白影从他的身边闪过。原来是一名运动员提升了速度,超过了他。王硕肯定不甘示弱,加快脚步,反超了他。顿时,我们班看台上爆发排山倒海般的掌声。王硕跑完了一圈半还多一点,只剩100米的距离了,比赛马上就要分出胜负。这时,王硕爆发了,他加快了速度,仿佛一颗出膛的子弹,他连续超过了两名选手。只剩10米了,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家都屏住呼吸,没有发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硕超过了最前面的选手,夺得了冠军!我们欢呼着,雀跃着,好像自己也得了冠军似的。

印象最深的运动员的神态、动作写得生动,还突出了他的比赛技巧运用娴熟。

观众的描写侧面反映了比赛的激烈。

这部分的记叙重点写了一个同学的表现,同时穿插进同学们的表现,正面侧面相结合地具体写出了印象深的场面,这个“点”的描写精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级虽然没取得好成绩,但我们不能灰心,毕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相信,下次我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伴随着黄昏,我盼着下次运动会的到来……

1.构思:重点写两个比赛项目,第一个项目从“面”入手,第二个从“点”展开,点面结合中又运用正面侧面描写。

2.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丰富中流露出真情。

3.立意:中心明确,结尾扣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